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陈林泉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重庆荣昌 402460
引言:
在深化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高中数学科目授课内容之一,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数学这样的需要严密思维和自主学习的科目来说,学生应当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与自身能力。该研究课题主要为如何在教师有效地手段下,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有效课程实施提供了理论与方案基础。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不需要过多外界因素干扰的条件下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模式、并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其学习成绩、素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影响。首先,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因,并使其能够利用课后时间努力寻找学习新知识的手段。这样自主学习的模式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观念,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方式、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
2.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然有所欠缺。他们习惯于老师讲授和课堂学习,对于如何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了解不够、经验不足。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理论和问题时,大多数人缺乏深入探究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部分学生可以利用课下辅导或自我学习完成老师所授课的内容的学习,但他们通常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就数据分析情况来看,他们多数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也未掌握相应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因此他们会由于自我思维的局限性而导致对数学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和领会。
2.2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在这样做的过程当中虽然可以高效率传授基础概念,但是对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忽视的。当教师对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没有起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这个时候的课堂是很死板和枯燥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被完全调动,没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容易不加思考地接受知识,不自觉去主动思考和探究,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主性。高等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的操练和思考来体会和理解的学科,如果单一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得不到立体式、多维度的学习经历与思考时间,这也是导致如今高等数学教师对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有很大欠缺的重要原因。
2.2.2 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
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匮乏,使学生的自我学习潜能无法被辅导。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课程内容上,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很短,并且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很多高等数学类课程中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并且缺乏主动思考去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和思考的提问以及回答,还包括对学生的提问和思考的及时反馈。及时充分的教师与学生交互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
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3.1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1 课堂互动式教学
为了锻炼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我们应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交互式教学方法便是当前教学方式中比较积极的一项策略,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大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挥主体性。针对大学数学的课堂来讲,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进行现场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教学交互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是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力,在与老师的沟通以及与同学的交流中会给予思想的碰撞与启发,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与学习主动性。
3.1.2 项目式学习与实践活动
项目式学习是以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并且学会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展开实践讨论研究,例如,我们设定“预算是如何制定的”主题,让其使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预估预算、计算价格,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一些需要使用到数学解决问题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产生好奇心。
3.2 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
3.2.1 学习策略的培训与应用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学习策略失当、策略效能偏低的问题,因而他们的学习策略指导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正确学习步骤进行引领,比如在课上或者专门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上的辅导,比如怎样高效地进行课堂笔记,怎样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点的整体框架,怎样根据不同类型的数学题型选择合理的解题步骤等。学生通过学习策略上的训练,便能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掌握合理的学习策略,提高自我学习的效率。而且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相应的策略,做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3.2.2 时间管理与自主复习技巧
对于自主学习的学生而言,时间规划十分重要。高中生的数学物理学科的学习任务量是很大的,在进行这些学科的学习时需要对日程进行科学的安排与优化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进行有关时间规划的教学,即如何安排出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如何制定出分配较为合适的各种科目的预习时间等等。尤其是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其需要学生不断复习与反复练习,而合理的时间规划则能够使他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减少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发生。
结论:
对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自我评价的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及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自学能力测评和反馈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思明 ; 刘建华 . 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J].数学教育研究 , 2023(5): 45-49.
[2] 张国宏 ; 陈文博 . 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 2022(8): 56-59.
[3] 朱丹阳; 魏建平. 基于探究学习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 , 2021(12): 112-115.
[4] 李东浩; 高旭东. 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 , 2022(4):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