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谢存强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学 福建南安 362311
引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课程教学时所需要培养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中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分层教学是以因材施教为基本理念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方法,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的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体育课程的教学若能够科学分层,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特点和身体素质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基于学生的基础学情制定差异化的目标,运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推进体育运动教学。这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帮助其循序渐进地提升身体素质。同时,利用体育运动中的不同类型实践项目促进学生的心理韧性增长,达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其身心发展都应当受到重视 [1]。而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也是保证学生在压力较大的高中学段学习中维持稳定良好情绪状态和学习状态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应当根据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适当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或者在实践引导环节布置差异化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综合素质。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关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主要是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体育知识的目标和方向都有比较典型的差异。这种差异需要学生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变化情况、身体发育整体状态调整参与体育运动的强度,或选择适当的体育运动进行阶段性的练习。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对统一的情况下运用差异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分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选择不同的训练任务,或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逐步参与到实践学习中,达到优化个人身体素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目标 [2]。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分层
分层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情况,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情况。另外,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通过前测、问卷调查实践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随后,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简单地以体测成绩或历史成绩做参考,进行分层同时分层的过程要有动态性,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适当调整学习层次。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课程《球类运动技能的掌握》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球类形式,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或者在传统球类运动教学中分层次,设置运动训练任务,让学生有侧重点的学习运动技能,掌握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为在球类运动中担任好不同的角色,强化个人专项技术能力提供支持。例如,篮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的运球动作速度和协调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若发现学生的运球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则需要将其安排在基础层,重点训练基础运球能力。而对于运球能力较强,且身高有一定优势的学生教师则训练其组织攻防和投篮的能力 [3]。例如,变向运球、背后运球传球等,通过科学的分层,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且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强化学习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这种有阶段性目标且能够获得明显收获的学习体验也更有吸引力。
(二)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满足学生需求
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学情,制定具体且具有衡量价值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于上文所述的基础层学生,教学目标可侧重于基础技能的训练和提升身体素质方面。而对于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则应当注重其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对于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教师则可从竞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培养。通过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高中体育课程中,《球类技能的运用》这部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若选择足球运动进行教学,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兴趣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入手强化学生的相关能力。例如,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学目标可设定为掌握基本的传球动作,保证传球精确性。而对于提升层的学生,教师则可要求其在竞技场景中能够根据场上形式灵活运用不同的传球方式,例如直传、长传等。另外,对于一些有运动兴趣且已经具备基础技能的学生,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球场上的配合、跑位以及攻防队形的变动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设定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进度对其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基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层次地提升个人的足球运动能力[4]。
(三)活用多种教学方法,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指不同的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需求,运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田径类的运动项目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以及对田径运动的掌握能力存在差异,更需要教师活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田径运动教学,避免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或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感过大而退缩的现象。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高中体育课程中,田径类运动技能训练这一主题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田径运动的类型。对不同的运动技能进行分类。随后,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短跑技能传授时,教师就可针对基础层的学生运用分解教学法,将短跑运动的过程分解为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几个部分。分别做出动作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步掌握短跑的基本动作。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更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或竞赛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通过参与实践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强化田径运动能力。而对于具有一定田径运动潜力和基础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不同运动技术动作的细节差异,并且根据个人的细节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创新策略。从而达到分层次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田径运动能力的目标。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习成果
分层教学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便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在分层教学时的进展和具体表现。因此,教师应当将过程评价总结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在过程评价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活动参与度和技能提升情况。在结果评价环节考查学生的竞技表现成绩和测评成绩,在自我评价环节引导学生反思分析个人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后续教学中明确进一步提升的目标。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高中体育课程中《体操类运动技能的运用》这部分课程教学,教师就可以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在教授学生基本的体操动作时,要留意学生的动作是否流畅、团身或起身的动作衔接是否紧密、方向是否正确。而在一些需要借助器械进行运动的体操动作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站立的稳定性,动作的规范性,身体姿态的控制力等。而关于结果评价主要是指,教师要同步关注学生的体操运动测试成绩,综合学生的过程表现和成绩结果的运动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标准,以便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综合本文分析可知,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以及分层教学的客观性和灵活性。在科学分层后,进一步根据不同课程的背景和要求保证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合理规划教学流程,最终提升高中生的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循序渐进的实践引导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秀芬 . 分层教学策略对高中生体育兴趣和成绩影响研究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2025, 6 (09): 49-51.
[2] 黎盛银. 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高中体育课堂“学练赛评”教学模式探析[J].新教育 , 2025, (10): 67-69.
[3] 王肖肖 . 高中体育课堂“技能 + 专项体能”教学模式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2025, 6 (06): 71-73.
[4] 李文清 , 王乃桐 , 陈晨 .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能模块教学内容设计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 , 2024, (S1): 166-169.
作者简介:谢存强,1977 年8 月生,男,汉族,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育。
本文系福建省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施教的研究”(编号NG1454-07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