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论《人间草木》中豆腐这一美食书写的文化符号意义

作者

李姗姗 喻思雅 穆玉妍 田梦婷 胡慧莹

淮北理工学院 235000

   

引言

汪曾祺用平淡朴实的文字描写万物,其中对豆腐的书写虽然篇幅不长,但是生动鲜活。豆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成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汪曾祺笔下的豆腐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符号。

一、豆腐与传统文化

从黄豆浸泡、磨浆、煮浆,到点卤凝固,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阴阳调和的智慧。黄豆属阳,卤水属阴,二者结合,达成平衡,最终形成具有韧性的豆腐。这种阴阳调和的理念和道家“阴阳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契合。汪曾祺虽未明确阐述豆腐制作中的哲学思想,但通过对豆腐制作工艺的细致描写,如“磨好的豆浆煮沸,慢慢点入卤水,眼看着豆浆一点点凝结成豆腐脑”,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豆腐的朴素气质与平和韵味,与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理、“节俭”之风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在饮食之间折射出思想的共鸣。豆腐价格低廉,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它不追求奢华,却能满足人们日常饮食需求。儒家所倡导的生活态度,从不鼓励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逐,反而更强调对内在修养的锤炼与精神境界的提升。汪曾祺多次描写豆腐作为家常菜出现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道出豆腐所蕴含的节俭美德和质朴的生活理念,传递出儒家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

二、豆腐与地域风俗

汪曾祺笔下的豆腐,处处透着高邮独有的地域印记,那风味里满是当地的水土气息。高邮的一方水土,滋养出豆腐独一无二的滋味,这道吃食在当地饮食文化里,早已是分量十足的存在。例如,汪曾祺描写的高邮家常豆腐,其烹饪方式、调料搭配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每逢节日或重要场合,高邮人总会用豆腐制作各种美食,如豆腐羹、麻婆豆腐等,凝聚着乡情、传递着亲情,豆腐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承载情感的特殊符号。汪曾祺笔下对高邮豆腐的细致描摹,处处显露出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深、热爱之切,那是藏在味蕾记忆里的乡愁。

豆腐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豆腐文化。在汪曾祺也提及了其他地区的豆腐美食,如北京的冻豆腐、四川的麻婆豆腐等。北京的冻豆腐与气候相关,人们在冬季将豆腐冻上,使其口感发生变化;四川的麻婆豆腐与当地潮湿的气候有关,麻辣的口味可以驱寒祛湿。汪曾祺通过对这些不同地域豆腐美食的描写,呈现出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此外,像南方的油豆腐,经油炸后外酥里嫩,常被用于火锅或炒菜,这与南方人偏爱丰富口感的饮食偏好相契合;而北方的豆腐皮,薄如纸张,可凉拌可入馅,体现北方饮食中对食材利用率的极致追求。这些不同地域的豆腐形态,如同一个个饮食密码,诉说着各地的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

三、豆腐与人民生活

豆腐价格惠民,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无论是贫苦人家的粗茶淡饭,还是普通市民的家常便饭,豆腐都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如简单的白菜炖豆腐、小葱拌豆腐等。这些看似普通的菜肴,却能为平淡的生活增添滋味,这背后,是他们对生活的深切热爱,以及对美好滋味的不懈探求。

平民百姓在长期食用豆腐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智慧。他们根据不同的季节、食材和家庭需求,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豆腐美食。例如,夏季炎热,人们会制作凉拌豆腐,清凉爽口;冬季寒冷,便用豆腐炖菜,温暖身心。此外,豆腐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像与肉类一起烹饪,既能吸收肉香,又能使菜肴不那么油腻;与蔬菜搭配,营养均衡。同时,豆腐在节庆时节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除夕的豆腐丸子寓意团圆美满,正月里的豆腐饺子象征招财进宝,这些民俗中的豆腐,早已超越了果腹的功能,成为承载美好愿景的载体,体现着百姓在平凡生活中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四、豆腐与文人精神

他以细腻的笔触、诗意的语言,将豆腐这一普通食材描绘得充满美感。在他的笔下,豆腐的色泽、质地、口感都成为审美的对象。如描写豆腐的洁白,“豆腐嫩白如凝脂,在盘中静静躺着,仿佛一块温润的玉石”,赋予了豆腐高雅的艺术气质。在对豆腐的审美刻画中,既可见汪曾祺对日常琐碎之物的敏锐捕捉和对美的别样领会,亦能感受到文人阶层所秉持的、对自然、质朴与雅致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豆腐质地柔软却有韧性,不争不抢,默默奉献,这种品性恰好与文人所推崇的品格两相契合。汪曾祺借着豆腐这一寻常之物,悄然流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追求。他一生经历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平和、淡然的心态,如同豆腐一般,即便身处纷扰复杂的世界,仍能坚守自我的本真。豆腐的质朴与纯净,恰似文人身上那份清高与纯粹,他们始终坚守内心,不随世俗浮沉,更不把追名逐利当作人生的方向。汪曾祺通过对豆腐的书写,将自己的文人精神和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豆腐成为了一种精神品格的象征。这种象征还体现在文人对“平淡中见真味” 的追求上,正如豆腐无需繁复调味便自有清甜,文人的文章与品行亦崇尚返璞归真,于简约中蕴含深厚底蕴。

五、结语

在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豆腐这一美食书写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意义。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儒家理念,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俗特色,表现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和智慧,同时也象征着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汪曾祺对豆腐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忱、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深切担当。豆腐这一寻常食材,在他的笔下成为了连接历史与当下、个体与群体、物质与精神的纽带,让我们在品味其滋味的同时,更能体悟到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深意与生命温度。它提醒着我们,文化并非遥不可及的典籍与仪式,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点滴智慧,是代代相传的生活印记,在平凡中闪耀着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佳艺. 论汪曾祺创作中的物书写 [D]. 南昌大学,2024.

[2] 李镓成 .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中的文化内蕴探究 [J]. 牡丹,2024.04-25.

[3] 李燕 , 蒋祎楠 . “人间草木”故乡情 -- 汪曾祺与高邮 [J]. 阅读 ,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