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桂振
潜山市应急管理局 安徽省安庆市 246300
引言
潜山市作为安庆下辖县级市,近年工业、农业及商贸发展带动危化品使用范围扩大,涉及农药、化工原料等民生领域。危化品因易燃、易爆等特性,各环节均存高风险,事故会威胁群众安全并污染生态。有效的执法监管可防范事故,但作为小县城,其在执法资源、监管机制上有短板,执法问题特殊复杂,制约效率且存安全隐患,故需分析难点并寻解决路径。
一、危化品执法难点分析
1.1 车辆信息不共享,外地车辆监管难
本地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过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市级车联网服务监管平台,执法部门可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速度、路线偏离、停车时长等动态信息,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本地监管体系。但对于进入辖区的外地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却存在明显漏洞。除剧毒化学品运输车辆因需提前办理相关通行证,其行驶路线、时间等信息会提前录入相关系统,执法部门可据此进行针对性监管外,其他品类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在潜山市范围内的通行缺乏明确的路线约束,仅在中心城区核心区域及部分标注禁行标志的路段有限制措施,其余区域基本处于自由通行状态。
1.2 县级没有经营许可权限,增加监管难度
根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的审批权限归属于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县级交通运输部门仅负责对已取得许可的企业进行日常监管。这一权限划分使得市级部门在审批过程中,更多从全市危化品运输行业的整体布局出发,可能难以充分考量潜山市作为县域的特殊需求,如危化品运输的总量规模、主要品类、运输路线的地理特征等。这种审批与监管的分离状态,容易导致危化品运输市场出现供需失衡。当市场供大于求时,部分运输企业为争夺业务,可能采取压低价格、超载运输、缩短车辆保养周期等违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而县级监管部门由于没有许可审批权,无法从源头对企业的准入资质、运力规模进行调控,只能在违规行为发生后进行处罚。这种“事后监管”模式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违规行为已经发生,安全隐患已经形成,即使处罚也无法完全消除其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企业,县级部门缺乏吊销许可等有力约束手段,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导致部分企业抱着侥幸心态持续违规,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与反复性。
1.3 危化品运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危化品运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运输过程的安全,也是执法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专业知识方面,部分从业人员对所运输危化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应急处置方法等核心知识掌握不足,不清楚不同危化品的包装要求、装卸规范,甚至对一些常见危化品的危险性认知模糊。在法律意识方面,部分驾驶员和押运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对超限运输、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无证运输等行为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在应急能力方面,多数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应急培训,面对危化品泄漏、车辆自燃等突发情况时,往往手足无措,无法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初期处置措施,容易导致事态扩大。
二、潜山市危化品执法难点的解决对策
2.1 建立危化品运输企业信息共享系统
打破部门与区域间的信息壁垒,是解决外地车辆监管难的关键。潜山市应牵头搭建由应急管理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参与的危化品运输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掌握的车辆登记信息、驾驶员资质信息、违法违规记录、危化品品名及特性等数据,实现“一次录入、多部门共享”。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与安庆市其他县区及周边地市的信息互联互通,加入区域危化品运输监管协作机制。通过平台对接,实时获取进入潜山市辖区的外地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基础信息、预定路线、实时位置等数据,执法人员可通过移动执法终端随时调取查询,提高路检路查的针对性与效率。同时,利用平台积累的大数据,对车辆行驶轨迹、违规记录等进行分析,识别出高频违规路段、重点监管车辆等信息,为执法部门制定动态监管计划提供数据支持,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追溯”的全链条监管模式。
2.2 试点下放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到县级
结合危化品运输市场的实际情况,可向上级部门申请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权限下放试点工作。在获得许可审批权后,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应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审批标准,从源头上把控企业准入关。审批过程中,除严格审查企业的车辆技术状况、停车场地面积与防护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硬件条件外,还应重点考察企业对危化品运输需求的适配性,如是否熟悉本地主要危化品品类的运输要求、是否具备应对山区道路等特殊路况的运输能力等。对于申请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危化品运输的企业,还应增设对农产品主产区运输路线熟悉度的考核内容。通过将许可审批权与日常监管权统一到县级部门,实现“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闭环管理。
2.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构建覆盖岗前培训、日常轮训、应急演练的全周期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潜山市危化品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岗前培训由县级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内容除包括危化品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驾驶与押运操作规程等必修课程外,还应增加本地危化品运输常见路线的安全注意事项、山区路段应急避险方法等本地化内容,培训结束后需通过理论与实操双重考核方可上岗。日常轮训定期开展,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更新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新法规、新技术,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邀请具有丰富一线执法经验的人员、危化品行业专家进行授课,结合潜山市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三、结语
潜山市作为县域城市,其危化品执法工作既面临着与大城市相似的共性问题,又因地域特点、资源条件等因素存在特殊难点。解决这些难点,需要从信息共享、权限配置、人员素质等多个维度入手,构建符合县域实际的执法监管体系。建立信息共享系统能够打破部门与区域壁垒,实现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精准监管;试点下放许可权限可以实现审批与监管的无缝衔接,从源头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能够夯实安全运输的基础,减少执法阻力。这些对策的实施,需要政府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企业积极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未来,随着潜山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化品执法工作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省应急管理厅:危化品省级执法检查启动,首家企业立案 [J]. 湖南安全与防灾 , 2023, (10): 62.
[2] 张嘉玲 . 用一把尺丈量出安全距离 武昌区应急管理局从严从细加强危化品监管 [J]. 湖北应急管理 , 2022, (06): 24.
[3] 康业岭 . 加强危化品安全执法监管 4 点建议 [J]. 现代职业安全 ,2021, (12):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