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运输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鲁静
湘西自治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湖南湘西 416000
一、交通运输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一)保障行业发展方向
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确保交通运输工作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在规划制定、项目实施等关键环节,基层党组织政治把关,确保决策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服务国家大局。区域交通布局、新型运输方式推广等,都需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基层党组织是政策落地保障。
(二)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交通运输涉及多环节和群体,人员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样。基层党组织通过思想引导、组织协调,将干部职工、从业人员团结起来,形成集体力量应对复杂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化解分歧,让不同群体目标一致。面对恶劣天气运输保障、节假日客流高峰等挑战,基层党组织迅速动员各方协同作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三)提升行业服务温度
基层党组织扎根一线,贴近群众和企业实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解决运输服务痛点难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交通运输与群众生活相关,影响幸福感和获得感。基层党员分布各岗位,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并反馈,推动问题解决。如在优化线路、改善环境、提升质量等方面,党员带头调研落实,让群众感受服务改善,增强对党的信任拥护。
二、交通运输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建设针对性待加强。部分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未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践特点,学习照本宣科,未深入解读讨论,致使理论与实际工作脱节,党员不知如何将理论用于具体工作,学习流于形式,降低了党员学习积极性,影响思想建设效果。
(二)组织架构适应性不足。受行业流动性强、作业分散等因素影响,部分基层党组织设置固化,难以覆盖新兴场景,组织生活开展困难。传统设置以固定单位或区域为基础,而行业作业人员工作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大,临时作业点党员也难纳入现有体系,削弱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作用发挥实效性需提升。一些基层党组织融入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建与核心业务结合不紧密,未体现战斗堡垒作用。工作中将二者视为独立部分,计划制定和考核评价未将党建与业务目标、成果挂钩,使党建无法为业务提供动力保障,党组织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四)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不够。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党员工作时间和岗位差异大的特点,教育管理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精准化措施。基层党组织多采用统一模式,未考虑不同岗位党员需求,导致党员参与度不高、教育效果不佳,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三、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党建根基
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交通发展史、行业先进事迹结合,增强学习吸引力与感染力,引导党员认识自身责任使命。可组织参观交通博物馆、邀请老交通人讲故事,让党员感受行业成就,增强对党的认同与归属感。利用线上平台推送行业相关理论解读、案例分析,方便党员随时学习。开展主题研讨活动,鼓励党员结合工作谈理论理解与应用,将学习与实践结合,提升思想认识与履职能力。
(二)优化组织设置,提升覆盖效能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作业特点,灵活采取“支部建在车队上”“党小组设在站点里”等方式,确保党组织在各类场景有效覆盖。针对货车司机等流动党员群体,建流动党支部,通过线上平台开展组织生活。在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等临时作业点,及时成立临时党组织,保障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覆盖效能需加强党组织协作联动,打破地域与部门限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组织体系,让党组织影响力渗透到行业各角落。
(三)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的中心工作,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重大工程建设、应急运输保障、运输服务提升等工作中,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推动业务工作提质增效。在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中,党组织可以组织党员开展技术攻关、质量监督等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在应急运输保障中,党员带头冲锋在前,确保物资运输及时到位;在运输服务提升中,党员带头践行服务承诺,提高服务水平。将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与业务工作的指标要求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考核办法,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的良好局面。
(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针对行业特点,推行 “线上 + 线下” 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学习;根据不同岗位党员的职责需求,开展个性化培训,提升党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使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线上可以搭建党员学习交流平台,发布学习资料、组织线上讨论、开展线上考试等,方便党员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学习。线下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如为驾驶人员开展交通安全法规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为维修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等。同时,建立党员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党员的学习情况、工作表现和进步轨迹,根据档案信息为党员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培养计划,激励党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五)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以党建实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成效与业务工作成果相结合,对在党组织建设和行业发展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考核评价体系应包括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党员的学习情况、工作业绩、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指标。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实地考察和群众评价,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对考核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除了给予精神奖励外,还可以在晋升、评优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形成鲜明的激励导向,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中。
四、结语
交通运输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在行业的具体体现,其质量关乎行业发展方向与服务效能。面对新时代要求,要认识该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与重要性,针对问题采取优化措施,提升其政治与组织功能。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优化架构、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等,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未来工作中,需不断探索创新,适应行业变化,保持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与战斗力,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冰 , 宋蓓 . 推进铁路客运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理论学习与探索 , 2025, (01): 59-61.
[2] 魏东波 . 探讨加强交通运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N]. 江苏经济报 , 2025-01-24 (T06).
[3] 金艳红 , 陈文蔚 .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J].办公室业务 , 2023, (11): 19-21.
[4] 邹隽珺 . 新时代交通运输系统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研究 [J].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20, 30 (03): 44-48.
[5] 姚斌 . 新形势下加强交通科研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初探 [J].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7, 27 (03): 35-38.
作者简介: 鲁静(1986.06) 女,白族,湖南桑植,硕士研究生,政工师,从事
办公室、党建、教育处罚大队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