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渗透式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娄者娘尔
马边彝族自治县实验幼儿园
引言:幼儿品格无法通过短时间的输出来建构,它是在相对稳定、可见的有形生活秩序中逐步积累的。与“主题活动 + 集中教育”路径相比,渗透式路径更加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细节性、交互性领域,让“看得见的行为”转化为“看不见的品质”。幼儿园的幼儿有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有日常秩序的隐性建构,有民族文化的隐性熏陶,也有同伴及家长的支持。
一、以日常仪式为依托的“情境化养成”路径
情境化养成的关键是将品格目标设计成儿童能够体验的、模仿的生活仪式,让他们在不断的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习惯,并学会自我约束。实践:一是设计“入园三步曲”( 打招呼、签到、心情贴 ),教师与幼儿以普通话进行晨间问候,帮助孩子在日常交流中逐步养成规范的语言习惯;同时配合心情贴活动,引导儿童学会表达与调节情绪,增强自我认知。二是设计“就餐四礼节”( 等候、取餐、安坐、清理 ),利用“餐桌值日徽章”“剩食观察卡”,让幼儿学会节制、自我负责,餐前故事用彝族饮食礼俗导入,增加文明就餐的语境。三是设计“午休静链”( 盥洗—整理—躺卧—起床—回位 ),引导儿童收拾身体、自我、个人,学会自内省察。四是设计“离园感谢角”,引导幼儿在离园前说出“我想感谢的人”,通过这种简单的分享活动,让他们学会表达感恩,并逐渐懂得体会他人的感受。以上仪式强调简短性、稳定、可模仿,配软性手、图、音乐提示,让品格目标柔软地显性呈现。
二、以游戏与劳动为主轴的“课程化实践”路径
将合作、担当、勇敢等品质转化为连续的游戏—劳动活动,使儿童在完成具体任务中体验并积累品格经验。实施上:第一,设计“合作闯关”区域游戏,如“集市小摊”角色扮演,设置“物品筹备—价格讨论—秩序维护—收益分享”链条,让儿童在协商、轮替与共享中理解公平与责任。第二,建立“责任劳动周”,角色换岗:走廊巡查(巡整)、书架(图书护封)、绿草(种植管理)、器械(维修保养),以“责任劳动周手册 + 任务单”明晰任务,每周末将一周成果在“证据墙”上用证据墙呈现。第三,开展“勇敢尝试”户外挑战,以攀爬、跨越、平衡等适宜任务为核心,鼓励儿童在安全保障下逐步突破自我,积累勇敢与坚韧的体验。为增强文化浸润,可引入具有彝族特色的律动游戏与节奏活动,如围圈歌舞、手势模仿、击鼓传物等,既保留民族文化意蕴,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第四,以“节日项目化”为抓手,如在火把节活动中,引导幼儿亲手制作火把、学习祝福语,并在有序行进中体验节日氛围,让孩子在‘准备—体验—回顾’的完整过程里收获品格教育。在“任务—反思—再任务”的螺旋循环中,让儿童品格经受行动的检验和升华。
三、以行为记录与环境创设为抓手的“可视化引导”路径
把品格抽象的标记物外显成可看见的符号、过程、证据等,引导儿童看见目标、看见成长。实施:一是绘制“品格地图”。以“尊重与自律、合作与担当、坚韧与勇敢、感恩与文明”绘制班级墙,辅以对应图标与简图,使儿童对日常行为表现与品格特质相对应。二是设置“成长刻度尺”。每个儿童配备 1 个彝绣纹样个人刻度牌,教师在倾听等待、轮到再说、主动道歉、完成岗位等观察要点上贴上“证据贴”,引导儿童从“有时能做到”走向“经常能做到”。三是改造“提示型环境”。物品区用颜色、图形编码(如牛角、火把、云纹等文化符号)做标识,消解儿童认知障碍,提升自我管理成功率。四是使用“微反思卡”。活动结束时让儿童选择一件自己最满意或希望进步的行为表现,用图形或贴纸写出“我做到了 / 下次我试试”,教师用一句话鼓励儿童并汇总在“今日看见你”,让进步看得见、记得住、能回想、可回忆,使儿童有更多内驱力触发点。
四、以家园社共育为纽带的“协同化推进”路径
品格的稳定需要连贯性的、一致性的环境,在园、家、社区达成共识、形成共识。实践路径:一是,形成“双向家庭作业”。以生活习惯、礼俗用语、家务参与为内容,每周“家庭情境练习”一项,家长用照片或简单描述记录,教师在园延伸、强化。二是,开设“彝家礼数小课堂”。邀请民间艺人或老者讲述衣装图样含义、孝礼习俗、待客礼俗,等等,教师翻译为儿童可操作的“小语境”( 如,“递、接”,“先请,后拿”) 等。三是,共建“社区实践点”。与社区图书角、乡村市场、文化站等合作,“真实任务”生成:文明排队、阅读、协助摆放、文明发问等,任务完成,社区赠“礼数章”,回园兑换“合作币”,参与公益小市场。四是,开展“同频家长会”。讲座不泛化,以“家庭作业”的“小操作”共创为主:如:餐桌上等待、睡前仪式、起床清单等等,确保家、园一致。不断地进行协同,削减情境的断裂性,使得品格在多元场域中被不断确证和稳定下来。
五、结语
渗透式品格教育的关键是:好行为—好体验—好记忆的闭环:仪式稳秩序,项目化行动,记录见内化,家园社合作延影响。幼儿园的路径探索证实了蕴含彝族元素的幼儿教育路径,在提升幼儿自我约束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文明行为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身份认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许 滢 波 . 幼 儿 园 一 日 生 活 安 全 教 育 现 状 及 对 策 研 究 [J]. 好 家长 ,2025,(16):23-24.
[2] 黄海珍 , 黄海燕 .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探析 [J]. 教育 ,2024,(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