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作者

李明

衡东县甘溪水轮泵水电站红旗渠道管理所 421400

前言: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结构转型双重驱动下,水利水电工程已从单一发电功能转向承担防洪、供水、生态调节等综合使命。这种功能拓展使工程管理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因此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就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当前施工管理现状,创新施工管理方法,以提升施工成效。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某水库包含溢洪道、大坝以及与水利工程匹配的发电站,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建成总体容量在 1523 万 m3 的水库,其目的是在对水域流量调整的基础上对周边农田进行灌溉,并且要具备防洪、发电等功能。设计洪水位为 111.46m。为了对该水库进行进一步完善,需要新建溢洪道工程、大坝工程和泄洪洞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质量控制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水利工程质量,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规范施工,但是在目前的施工管理中,部分施工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这就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比如在本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存在振捣不到位、养护不充分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强度下降,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材料性能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果在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无法满足工程质量需要,就会导致水利工程整体强度降低,耐腐蚀性较差等[1]。

(二)施工进度控制不当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想要保证工程质量,就需要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合理把控,如果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导致各施工工序紧凑,就会导致施工准备工作无法全面开展,进而导致质量控制不到位,出现安全隐患。同时,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不正当的方式节省时间,也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无法有效控制,进而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比如在高墙模板拆除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拆除,就可能出现墙面坍塌、破裂风险,进而增加工程量和施工风险。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够提升施工质量,还可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部分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各个岗位职责划分并不明确,这就会导致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效率低下,并且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无法满足水利水电施工要求。比如现场监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检查和监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就不会被及时发现,进而使得施工风险增加。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一)注重施工质量监督和检查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因此在管理中需要融入质量管理意识,确保每位员工都深刻意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进而提升施工管理质量。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和施工标准,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并明确各个岗位在施工管理中的岗位责任,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明确负责人开展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质量。在本工程中工作人员按照 IOS9001 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管理,其中包含过程控制、组织管理、质量意识管理等体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以全局思想对施工内容进行控制。同时,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含安全管理部、商务部、事务部、工程部、质检部以及施工人员[2]。在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小组直接受到质量管理业务机构领导,并且管理领导需要定期开展质量分析会,对水利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其次,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现场监督与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因此需要派遣专业人员负责现场的监督指导工作,一旦发现影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问题,需要立即进行纠正,并对违规行为进行追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施工计划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资源调配、施工计划、安全管理等。并且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夕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计划,在充分了解工程性质、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并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也需要根据工程方案开展现场监督工作,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在本工程中一共包含 4 项重点工程内容,并涵盖了 25个分部工程,由于本工程施工工序较多,所以本文选择其中几道重点工序进行施工计划工期展示,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施工计划工期表

(三)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为了提升整体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管控。本文选择其中的混凝土施工、隧洞施工项目为例,详细阐述施工细节管控措施。首先,在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包含裂缝、麻面等,因此在管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管控。对于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需要根据水利工程中的合同规定对其进行配置,并在材料到场之后对其进行检查。本工程使用的水泥类型为热硅酸盐水泥,型号为 42.5,在细骨料选择上需要将人工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 2.8 以内,天然砂细度模数在 2.2 以下。同时,外加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加气剂、减水剂和速凝剂 [3]。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浇筑方式,每层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并在浇筑后对其进行 24h 养护。其次,在隧洞施工中,由于工程内部地质结构不稳定,所以需要对坍塌情况进行格外注意。在施工中需要利用隧洞将水库水位提升到 202m ,确保进水口底板与水位一致。在排水系统中,工作人员在围堰施工中设置集水井,采用离心泵进行排水,提升施工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容易出现的施工管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方案。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想要切实提升工程质量,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在注重管理方式创新的同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开展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子昌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水上安全 ,2024(14):160-162.

[2] 尹移山 , 马志成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城镇建设 ,2025(8):311-313.

[3] 谷云峰 .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J]. 水上安全 ,2024(2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