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福格行为模型明确英语学习目标
张佳怡 王梓濠 裴英彤 刘禹含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抚顺 113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不仅是国际交流的媒介,还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具备文化自觉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熟练的运用英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学习目标不清、动力不足,以致于产生厌学情绪,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因此,帮助大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迫在眉睫。
目标定向的两种模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一是任务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自我学习掌握程度的进步;二是自我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超过他人。如果自己的表现超过他人,并且自己付出的努力更少时,就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前一种目标,追求自身的学习程度的进步,可以更好地提高能力感,增强继续努力的内部动机;而第二种目标,追求的是自己超过别人,更容易产生自己不足的感觉,有更多的几率弱化继续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可以应用福格行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来明确英语学习目标。
福格行为模型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福格教授提出的能够引导行为改变的模型,包括动机、能力和提示三个关键要素。福格行为模型的公式是:B=MAP,行为(B)= 动机(M)+ 能力(A)+ 提示(P)。当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就会发生。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关键在于将模糊的愿望转化为具体、微小、可立即执行的行动,并设计好触发机制。
一、识别模糊目标
识别模糊目标,可以尝试先写下自己当前的英语学习目标,通常是模糊的,例如:“我想提高英语口语”、“我想扩大英语词汇量”、“我想能看懂美剧不用字幕”、“我想通过雅思考试”。根据 Smart 原则可以发现以上表述目前是模糊的,Smart 原则是在管理上面经常用到的一种目标管理模型。SMART 分别代表了 5 个单词的首字母,也是目标管理的五大原则,也被称为目标管理的五个维度。
其中 S 代表了 specific,表示目标制定或者说绩效考核标准,一定要是具体的,避免笼统表达,让人知道应该怎么做。
M 代表了 measurable,指目标或者指标能够测量,可以给出明确判断,确保能客观评估实际进展,比如通过数据来提供客观的量化标准。
A 代表了 attainable,指的是在给自己或者他人确定目标的时候,目标不能定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太高的话容易打击人积极性,如果太低又没有挑战性,最好是努力一下就能够达到的,介于“容易达到”和“不可能”之间。
R 代表了 relevant,指的是目标与目标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性,每天的小目标必须与长时间的大目标保持高度相关性,整体都是为大目标或者大方向服务。
T 代表了 time bound,也就是截止日期,对于一个目标而言,如果没有截止期限,那么就基本等同于无效,这也是拖延最大的敌人,良好的目标设定需要具备开始时间与截止时间、阶段目标与周期性评估。
二、微行为形成微习惯
微行为形成微习惯,将模糊的目标拆解为若干具体的微小行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专注于“做什么”,而不是“结果如何”。
模糊目标:“我想提高英语口语。”
错误分解(不够具体):“每天练习口语30 分钟。”(对初学者来说难以坚持)
符合福格模型的分解:
行 为 1 : 每 天 早 晨 刷 牙 后, 对 着 镜 子 说 一 句 完 整 的 英 语 句 子( 比 如“Today is going to be a goodday”or“Today, I will study hard, stay positive, and make progress!”)。
行为 2 :午餐时,用英语自言自语描述一下自己吃的食物(1-2 句话,如“I'm eating rice and chicken. Ittastes good.”)。
行为3 :听一首英文歌时,跟唱其中一句歌词。
行为 4 :给绿植浇水时,用新词形容水或植物状态(如:The water is cool for the plant. )。
行为 5 :晨跑拉伸,用新动词描述动作,如“I stretch my legs slowly.”。
模糊目标:“我想扩大英语词汇量。
错误分解:“每天背20 个英语单词。”(目标可能超出能力范围)
符合福格模型的分解:
行为1 :打开单词APP(如百词斩/ 扇贝),完成当天的5 个新词学习(包括看发音、释义和例句)。
行为2 :在阅读时遇到一个生词,立刻查词典并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只记1 个)。
行为3 :睡前,花几分钟快速复习当天记录的单词。
行为4 :刷短视频时,遇1 个英语热词,查含义并跟读3 遍行为5 :写日记开头,用当日学的单词造短句,如“Today, I found ‘happy’.”。模糊目标:“我想能看懂美剧不用字幕。”
错误分解:“看一集《老友记》不开字幕。”(目标可能超出能力范围)符合福格模型的分解:
行为1 :选择一段1 分钟的美剧片段(带英文字幕),只看英文字幕,暂停查出不认识的单词或短语。
行为2 :同一片段,关掉字幕,尝试听清主角说的第一句话。
行为3 :看剧时,注意听并模仿一个你喜欢的简短表达(如“How you doing?”)。行为4 :用片段中学的短语,描述身边1 个小场景(如 “Busy like ‘Lots to do’.” ):。模糊目标:“我想通过雅思考试。”
错误分解:“做一套雅思真题。”(耗时长,压力
符合福格模型的分解:
行为1(听力):精听一段雅思听力真题的1 个对话(约30 秒),听写填空。
行为2(阅读):精读一篇雅思阅读文章的1 个段落,找出主旨句。
行为3(写作):针对一个雅思作文题目,只写1 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
行为4(口语):针对一个雅思口语问题,用计时器练习回答1 次(15-20 秒)。
行为5(翻译):雅思学术长难句英译中,拆句式、匹语境、优表达、核信息。
三、评估并提升能力
评估并提升能力,确保你设计的微小行为在当前状态下是极其容易做到的。
问自己:做这个行为需要多少时间?(理想:少于2 分钟)做这个行为需要多少精力?(越少越好)做这个行为需要多少金钱或特殊资源?(最好不需要)这个行为符合我当前的水平吗?(难度匹配)
如果觉得难,就再缩小!比如:
从“每天练1 小时的听力”→“每天听一条2 分钟的BBC 新闻(精听与跟读)”
从“说一句完整句子”→“说出一个准确的短语”→“准确读出一个单词的发音”
从“查一个生词”→“只是标记出生词(暂时不查)”
从“听写填空”→“只听出3 个关键词”。
从“翻译句子正确通顺”→“先看懂句子里每个词的意思,再弄明白整个句子在说什么(也就是句子的整体意思)”。
从“正确书写英文单词”→“记住单词中的字母”。
四、设计明确的提示
设计明确的提示,为每个微小行为找到一个可靠、清晰的触发点(Prompt)。
锚定现有习惯:将新行为绑定在你每天必然发生的旧习惯之后或之前。
“刷牙后”→对着镜子说英语句子。
“打开手机看社交媒体前”→先完成5 个单词学“坐下吃午餐时”→用英语描述食物。
“睡前关灯前”→花1 分钟复习单词。
“整理书桌后”→用英语说刚整理的物品。
环境提示:
在镜子或床头柜上贴便利贴:“说英语!”。
把单词APP 放在手机主屏幕最显眼的位置。
书桌上放好笔记本和笔,随时准备记录生词。
阳台挂英语风景卡片,晾衣服时读。
电脑桌面设英语短句壁纸句,开机时跟读。
人物提示:和朋友约定互相提醒(但要谨慎,依赖他人可能不稳定)。
和朋友在上学路上互考。
情境提示:听到一首英文歌→跟唱一句,看到英文电影的简短好句→跟读练习。
逛超市看到水果→说英语名+ 颜色及口感。
数字提示:设置手机闹钟/ 提醒(但容易忽略,不如锚定习惯好)
手机锁屏设“每小时弹1 词”解锁时记含义+ 读三遍
五、点燃动机(作为助推)
虽然福格模型强调在动机低时也能靠微小行为启动,但找到内在动机或创造即时积极反馈能大大增强持续性。
连接内在价值:提醒自己学英语的深层原因(职业发展、旅行自由、文化交流、个人成就感),把微小为看作通向目标的踏脚石。
创造即时庆祝:每次完成微小行为后,立即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积极反馈(Celebration)。虽然可能只是完成了最小行动单元,但利用持续的小胜利积累信心与动力,能强化行为,建立正向循环。
例如在内心对自己说:“太棒了!我做到了!”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微笑)
轻轻握下拳或者为自己用大拇指比在计划表上打一个勾会有成就感。
奖励自己一小口喜欢的零食(需谨慎使用)。
六、迭代与扩展
从微小开始,逐步增长:当某个微小行为变得像刷牙一样自然(形成习惯),并且你觉得“太简单了”,再考虑稍微增加一点点难度或时长(例如,从 5 个单词到 7 个单词,从 1 句话到 2 句话)。微小行为的本质不是追求单次的强度或效果,而是持续行为的养成,让习惯如同“自动播放”自然发生,依靠行为惯性而非意志力维持。我们应永远优先保证行为的持续发生,即先确保发生,再优化质量。
评估与调整:定期回顾(比如每周):
哪些行为坚持得很好?为什么?(提示有效?足够微小?动机强?)
哪些行为应该发生却未发生?为什么?(提示不明显?行为还是太难?时机不对?动机太低?)
根据反馈调整提示、简化行为或更换锚点应用福格模型清晰化目标的优势:
1. 降低启动门槛:“只说一句话”、“只学 5 个词”比“练习口语”、“背单词”明确具体,容易开始的多,减少拖延。
2. 减少失败感:微小目标几乎不可能失败,可建立自信和成功体验。
3. 促进习惯养成:通过可靠的提示和微小行动,将新习惯联系到现有习惯中,更容易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自动化习惯。
4. 提供即时反馈:每次完成微小行为都是一次小成功,能提供即时的成就感(配合庆祝效果更佳),通过即时满足感可强化行动意愿,让习惯养成进入自我驱动状态。
5. 目标具体可衡量:“每天早晨刷牙后说一句英语句子”比“提高口语”清晰、可衡量、可执行
6. 灵活性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轻松调整行为的微小程度和提示方式。
把目标分解成微小的具体行为,如把“提高英语”变成“每天刷牙后说一句英语”。行为要小到不可思议,确保能力足够达成,几乎没有阻力。提示要清晰可靠,如绑定已有习惯是最佳方式。动机是助推器,找到内在动力,并为每次微小成功及时庆祝。先坚持,再增长,稳定执行微小行为是基础,习惯形成后再考虑逐步增加难度。通过应用福格行为模型,学生将不再被模糊的“学好英语”目标压垮,而是拥有一系列清晰、可行、可持续的微小行动,这些行动在可靠提示的触发下,日积月累,最终会带你到达想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文节. 浅谈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J]. 法制于社会,2010(34):233.
[2] 丁利敬.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06):74-
[3] 王尧.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J]. 才智,2024(26):129-132.
[4] 冯婉如 , 齐聪 . 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基于 2004—2024 年的文献 [J]. 海外英语,2025(08):95-97.
[5] 李昆 , 俞理明 .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归因与自主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02):1-5.
[6] 尚建国 , 寇金南 . 学习者因素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交互影响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04):63-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