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检测现状
梁莹
新疆交勘致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830002
引言:自 20 世纪 70 年代土工合成材料大规模应用以来,其凭借优异的过滤、隔离、加固等功能,已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水利设施、环境工程等领域。据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统计,全球年均使用量增长率达 8% ,中国市场占比超过 30% 。然而,2018 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堤坝溃坝事故的调查报告指出,劣质土工膜性能不达标是导致灾害的主因之一,这凸显了材料检测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技术现状与挑战,旨在为检测体系优化提供理论参考[1]。
一、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检测技术体系发展现状
(一)传统检测技术标准化
经过数十年发展,物理性能检测已形成完整的标准化流程。单位面积质量、厚度、孔径等基础参数的测定方法在各国标准中均有详细规定。例如采用机械测厚仪进行分层测量,通过称重法计算单位面积质量。这些方法操作规范明确,但存在效率低下、人为误差明显等固有缺陷。力学性能检测方面,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关键指标的测试设备不断升级。最新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已实现加载速率、环境温湿度的精准控制,测试精度较早期设备提升近 80% 。但传统接触式测量难以捕捉材料的非均匀变形特征。
(二)新型检测技术突破
近年来,适用于工程现场的检测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一方面,出现了多种便于携带的检测仪器,例如手持成分分析仪,可在现场快速判定材料的组成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不损伤材料的检测方法得到开发和应用,如利用特殊波段的电磁波和热感应成像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材料的前提下,发现内部裂缝、孔洞或厚薄不均等缺陷。这类新技术打破了以往必须将样品送回实验室的限制,大大提升了工程现场的检测效率,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不过,这些新技术方法在使用条件、结果稳定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验证,以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获得可靠、一致的检测数据[2]。
二、现存技术瓶颈分析
(一)标准体系协调不足
目前,国际上对于如何检测土工合成材料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国家或组织采用的方法往往不一致,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例如,在测试材料抗紫外线老化性能时,有的标准要求使用氙灯,而有的则允许使用荧光紫外灯。由于这两种光源发出的光线组成不同,导致最终的测试结果难以直接比较,这种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对于材料生产企业而言,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准入要求,往往需要针对同一指标进行多次测试,显著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在评估重大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时,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可能得出不一致的结论,直接影响工程安全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建立一个更加协调一致的国际标准体系,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二)环境模拟失真问题
当前对材料的性能检测大多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室环境往往过于理想和单一,与工程现场的复杂环境存在很大差别。在真实条件下,材料会同时面临温度变化、干湿交替、冻融循环、化学物质腐蚀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实验室检测通常无法有效模拟这种多因素叠加的复杂情况,这种环境差异会导致实验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在实验室中测得的防渗材料性能,与在真实盐碱环境下的性能相比,存在明显的偏差。有数据表明,在现场盐雾环境中,防渗材料的实际防渗效果会比实验室数据下降近五分之一,这种偏差意味着,仅依靠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工程设计,可能无法充分保障工程的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长效性能评估困境
土工合成材料通常需要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许多工程要求材料能够正常使用 50 年以上。然而,现有的技术很难准确预测材料这么长时间内的性能变化。目前常用的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只能较为可靠地推算出材料10 到 15 年的性能状况,对于更长时间的使用寿命评估则存在很大困难。利用提高温度来加速老化的试验方法,在推算某些性能(如材料生物降解或应力缓慢释放)的长期变化时,存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往往出入较大,因此如何发展新的理论模型和试验方法,从而更准确地预测材料性能随时间的真实变化规律,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技术难题[4]。
三、技术升级路径探索
(一)推动标准统一与优化
国际上不同地区使用的测试标准存在差异,这给材料性能的比较和评估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选取一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作为全球统一比对的基础。推动国际标准组织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关键测试条件的转换规则,让不同标准下的测试结果可以相互比较。开发智能化的数据转换工具,通过内置计算方式,对不同标准得出的结果进行自动调整,减少人为误差。特别要解决抗紫外线测试中因使用不同光源导致结果不一致的问题,通过研究建立光辐射换算方法,使检测差异控制在很小范围内。同时,建立标准定期更新机制。收集世界各地工程中材料实际使用情况的数据,建立大型数据库。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定期检查现有标准是否适用,并及时更新检测要求和合格指标。
(二)提高环境模拟的真实性
目前实验室的测试环境过于单一,与工程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需要开发综合试验设备。这种设备应能精确控制从很低到很高的温度范围、从非常干燥到非常潮湿的湿度条件,并能模拟材料受到的拉、压、剪等复杂受力状态,更好地重现工程真实环境。目标是让实验室测得的材料性能数据,如拉伸性能,与工程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针对化学腐蚀环境的模拟,新设备需要能够精确控制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过程,模拟其在真实环境中随时间变化而积累的情况,使防渗材料在实验室测得的抗渗性能更接近实际使用数据。建设大型环境数据库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三)改进长期性能评估方法
准确预测材料数十年后的性能是一项重大挑战,解决途径在于研发能够同时模拟光照、温度、湿度、化学腐蚀等多种老化因素共同作用的老化试验设备,并开发先进的性能预测模型,综合考虑材料力学性能、水力性能、界面特性等多个方面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大量历史检测数据,建立能够同时考虑温度、受力状态、化学介质共同作用的性能衰减预测方法。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将材料微小结构的变化与其整体性能的退化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对材料长期行为预测的准确度,最终实现对如土工膜50 年后防渗性能等的可靠评估。
结语:
当前土工合成材料检测技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检测方法的精细化改进与智能检测技术的创新应用共同构成技术演进的双重动力。未来需重点攻克复杂环境模拟、长效性能预测等技术瓶颈,推动形成立体化检测体系。只有实现检测技术从单一指标验证向系统性能评估的转变,才能真正筑牢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宋一峰 , 孙正 . 土工合成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实施分析 [J]. 中华建设 ,2024, (12): 160-162.
[2] 戚晶磊 , 张鹏程 . 高性能土工合成材料拉伸蠕变性能测试设备的研制及系统设计 [A] 2024 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六分册)[C]. 中国水利学会、西安理工大学 , 中国水利学会 , 2024: 6.
[3]王颖莉. 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 四川水泥, 2020, (01):133.
[4] 张岩 . 浅谈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检测现状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6, (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