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质战斗力生成视角下的装备创新机制研究

作者

李曙升 石鑫 李佳颖 王茁

新质战斗力是指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由武器装备创新发展、战斗力要素优化配置及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建设形成的新型战斗力 [1]。其发展的根本在于科技的创新与充分利用,需要重视装备创新,为新质战斗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和源源不断的活力。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质战斗力的发展,需要紧密围绕未来战争形态变化,遵循战斗力生成的基本机理,突出装备创新的战略地位,牢牢把握装备创新和发展规律,加强先进科技手段利用,全面落实装备创新体制机制,致力于打造引领时代发展、创新能力优越、制胜未来战争的装备矩阵。因此,在新质战斗力生成视角下,深入探究装备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质战斗力生成背景下装备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武器装备得到应用,这些装备充分结合前沿科技成果,信息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程度逐年提升,操作专业性、系统协调性强。例如,目前很多新兴装备全面整合高科技材料、新能源技术等前沿技术手段,武器装备的精度和效能明显提升,对于提高作战训练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持[2]。在新质战斗力生成背景下,在科技赋能下,新型武器装备的战术性能、技术性能得到明显优化,为新时代背景下战役战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拓展空间,进一步延伸了作战空间,作战方式方法也变得愈加丰富,为战役战术训练提供了更多选择。除此之外,新质战斗力生成背景下,军事装备正朝体系化、系统化的方向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目前新型装备的结构精密、系统复杂,由多个子装备构成整体的系统架构,所以需要多专业人员协同配合,为新型装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所以为了提升综合作战能力,需要重视不同子装备的衔接与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合力。总之,新质战斗力生成背景下军事装备具有科技集成、功能完备、系统结构精密复杂等特点,亟需构建完善、可靠的装备创新机制,以保障装备的可持续发展,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实现科技创新及相关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2. 新质战斗力生成视角下装备创新机制的实施要点

新质战斗力和核心理念在于创新,重点表现在作战空间的拓展、军事科技的突破及武器装备的创新等,所以制胜的关键在于新变化。装备创新体制的构建需要紧密围绕创新战略发展,从多个层面着手,持续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并积极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为装备创新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立健全装备创新制度机制

新质战斗力生成视角下,只有加强装备创新机制建设,才能从宏观层面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构建完善、统一的领导管理制度,制度的建设应当遵循事权统一基本原则,实现对军政相关部门投资权、管理权的充分融合,在统一规范和指导下,推动装备创新,并严格执行多元发展机制,积极引入多种创新手段 [3]。其次,需要结合新质战斗力生成和发展进程,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致力于构建以创新发展精神为指引的装备创新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建设,在国家立法作用下,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职责,优化利益和资源分配,提高创新发展成效。最后,需要持续优化与完善战略规划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制定并实施装备创新战略规划文件,优化顶层设计,不断调整和完善创新战略,以充分满足国家安全需求,弥补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促进军事战斗力持续提升。

2.2 强化创新机制稳步运行

在新质战斗力生成背景下,前沿科技手段已得到军事装备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技术创新是必然发展趋势,为了保障装备的全方位创新发展,需要持续建立健全创新制度体系。一方面,需要充分结合装备创新项目的具体需求,建立相应的指引机制。确保项目需求符合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要求,加快装备创新步伐,并促进跨军民、跨地区、跨产业的科研机制与协同创新 [4]。另一方面,需要构建完善、畅通的交流协作和技术转让机制。针对积极参与装备创新及相关领域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需要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针对参与军事装备创新的私营企业,出台和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实现对多方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装备创新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之外,倡导通过技术协作、知识产权转移、技术层面交流及个人股权激励、技术期权安排等模式推动协同创新,拓展多样化成果转化途径,增进创新主体间技术及成果的交流与应用。

2.3 积极开展灵活多元的创新活动

为了确保装备创新工作的稳步开展,为机制运行和主体选择提供更多方便,还需要积极组织灵活、多元化的装备创新活动。例如,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在相关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军民工业体制仍存在一定的壁垒。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以前沿发展理念为支撑,加强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交流协作,并引入风险投资等新模式,降低创新合作成本,调动各方积极性,并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实现军事和民用技术信息的充分整合,为装备创新提供信息支撑。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新兴领域的战略发展,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为新质战斗力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战斗力建设需要充分融合装备创新机制,实现共同发展进步,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为新质战斗力的解放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装备创新对于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确发展规律与特点,持续提升装备应用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与新质战斗力生成相适应的装备矩阵提供可靠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闩锁 , 郝宇青 . 习近平关于新质战斗力重要论述的内涵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4):9-21.

[2] 张守明 , 李林, 唐帮盈 , 等. 助推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军事科技人才 " 六维 " 评估方法 [J]. 国防科技 ,2024,45(5):7-15.

[3] 单体慧 . 新域新质装备建设与军士人才培养 [J]. 中国军转民 ,2024(22):102-103.

[4] 赵晓宾 , 高鲁, 迭旭鹏 , 等. 新形势下装备专业技术军官能力素质构成的探索 [J]. 中国军转民 ,2024(2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