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与防控措施研究

作者

徐小桃

长沙壹壹玖消防安全服务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建筑在高度、功能复杂度及人员密度上的特点,使其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特殊挑战。高层建筑的垂直结构会加速火灾烟气扩散,复杂功能分区可能导致疏散路径受阻,这些特征都让其火灾防控难度远高于普通建筑。当前,部分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尚未得到彻底排查与治理,可能对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将先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特征与管理难点,再系统分析各类隐患的具体表现及成因,最终提出优化的隐患排查策略与全流程防控措施,为实际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支持。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的优化策略

2.1 隐患排查的原则与流程设计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需依托科学原则搭建实践框架,这些原则需深度适配建筑结构复杂、功能交织的特点。系统性原则要求排查覆盖消防系统全链条,从消防水源供给到末端疏散标识,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整体防控漏洞。精准性原则需针对隐患类型制定专项标准,电气系统排查需聚焦线路绝缘状态与设备负载匹配度,消防设施排查则侧重运行参数与维保记录的一致性。动态性原则强调排查重点随建筑使用变化调整,设施老化或功能迭代时需同步更新核查维度[1]。

2.2 基于 “全周期” 理念的排查重点时段确定

“全周期” 理念下的排查需跳出固定周期局限,结合建筑生命周期风险特征锁定关键节点。新建建筑竣工验收阶段是隐患防控的首要关口,此时消防设施刚完成调试,需核查其是否契合设计规范与建筑功能,消防电梯性能是否满足高层疏散需求,自动灭火系统管网覆盖是否无盲区,此阶段疏漏会大幅增加后期整改成本。既有建筑需将定期检修作为常规重点,可依季节调整频次,夏季高温时加强配电室与机房排查,冬季供暖期重点核查燃气管道与报警器状态。

2.3 技术赋能下的隐患排查手段升级

技术革新正推动高层建筑隐患排查从人工主导转向智能协同。物联网技术实现消防设施实时监测,在消防水泵、防火门等设备加装传感器后,运行数据可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设备异常时系统自动预警,无需人工巡检即可捕捉隐患,显著提升响应效率。红外检测技术可突破肉眼局限,穿透线路绝缘层识别局部过热问题,精准定位线路老化或接触不良引发的隐患,避免隐藏风险被忽视 [2]。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全流程防控措施

3.1 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的防控措施

前期规划设计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防控环节,需从建筑特性与消防需求的适配性出发构建防控体系。设计方案需优先考虑防火分区划分,结合建筑功能分区与疏散路径,确保每个分区的面积、分隔构件耐火极限符合规范,避免因分区过大导致火灾蔓延速度加快。消防设施布局需与建筑结构深度协同,例如消防电梯的停靠楼层应覆盖所有疏散区域,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布置需兼顾层高与空间布局,避免出现信号盲区。同时,设计阶段需预留后期消防设备升级空间,考虑未来建筑功能变更可能带来的用能负荷增加,例如在电气系统设计中预留足够容量,在管道井设计中预留消防管线扩展通道,从源头减少后期改造引发的消防隐患,确保设计方案既满足当前规范,又具备一定前瞻性[3]。

3.2 施工建设阶段的防控措施

施工建设阶段的防控核心是将设计方案精准落地,避免施工环节引入新的安全隐患。施工前需对进场的消防管材、防火涂料等材料进行抽样核验,确保其耐火性能与燃烧等级符合设计标准,若材料质量不达标,后期即便系统设计完善,也会埋下先天性隐患。隐蔽工程施工环节需加强监管,例如消防管道预埋时需检查接口密封性,电气线路敷设时需确保绝缘层完好,这些部位一旦隐蔽后出现问题,后期维修难度极大。施工过程中还需规范作业流程,动火作业需办理审批手续并配备灭火器材,装修阶段需避免破坏原有消防设施,例如不得擅自遮挡消火栓或改变疏散通道宽度。

3.3 运营使用阶段的防控措施

运营使用阶段的防控需围绕设施维护与风险动态管理展开,构建常态化防控机制。消防设施的日常维保需形成固定流程,例如每月检查防火门闭门器与顺序器是否完好,每季度测试消防水泵的启动性能,每年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管网试压,避免因设施老化或故障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人员管理是运营防控的重要环节,需定期对建筑内工作人员与住户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内容包括隐患识别方法、初期火灾扑救技巧与疏散逃生路线,提升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展开研究,先剖析了高层建筑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火灾蔓延规律,明确了其消防安全管理中因建筑特性引发的核心难点;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消防设施、疏散系统等多维度的隐患类型,并分析了每种隐患背后的具体成因;进而从排查流程、技术手段、责任体系三个方面提出隐患排查优化策略,同时针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使用、应急处置四个阶段给出全流程防控措施。这些研究内容形成了从问题分析到解决方案的完整逻辑,可为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提供切实参考。研究暂未深入不同使用性质高层建筑的差异化需求,未来可结合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具体建筑类型的特点,进一步细化排查重点与防控措施,让研究成果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1]邵一平 .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与防火监督措施研究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4,10(15):70-72.

[2]祁 妍 宏 . 高 层 建 筑 消 防 安 全 隐 患 及 解 决 措 施 分 析 [J]. 今 日 消防 ,2023,8(08):108-110.

[3]高飞 . 消防安全和火灾防控措施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3,(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