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的转型路径与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刘笑蕊

宣化融媒体中心(宣化区广播电视台),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融媒体)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深刻重构着信息传播的格局与生态。传统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正面临受众分流、影响力下降的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内容生产核心环节的编辑,其角色定位、能力结构与工作模式亟待革新。编辑不仅是信息的“把关人”,更是价值的创造者与用户连接的枢纽。探究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的转型路径与创新策略,不仅关乎其个体职业发展,更直接关系到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成败。

1.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的角色困境与转型动因

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迭代与传播格局的剧变,使电视台编辑的传统角色与工作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陷入多重角色困境。首先,传播格局由“一对多”的单向线性模式转向“多对多”的网状互动结构,平台高度碎片化,信息传播速度要求即时化、滚动化,这使得编辑在传统播出流程中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其内容“把关人”的权威性在海量信息与用户自主选择面前被削弱。其次,用户需求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被动接收者升级为主动参与者、内容共创者(UGC),追求个性化、互动性、沉浸式体验,传统编辑“重播出、轻传播”、“重内容、轻产品”的思维定式难以满足用户期待,导致内容吸引力下降。再次,内容生态日益多元,短视频、直播、H5、VR/AR 等新形态层出不穷,竞争白热化,而部分编辑在跨平台策划、新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分析及用户运营等方面存在明显能力短板,难以驾驭融合化、产品化的内容生产。最后,传统电视台的科层制管理、以收视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及部门壁垒,形成了体制机制上的束缚,阻碍了融合创新的推进。

2.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的核心能力重构

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深刻变革,电视台编辑必须实现核心能力的系统性重构,完成从传统内容处理者向现代融合产品运营者的角色蜕变。首要任务是思维模式的重塑,编辑需牢固树立“用户思维”,深度洞察用户画像、需求偏好与行为路径,实现内容的精准触达与有效互动;同时,必须强化“产品思维”,将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视为可迭代、可运营的“产品”,关注用户体验、生命周期管理与价值转化,而不仅仅是完成播出任务;还需具备“平台思维”,深刻理解电视大屏、自有 APP、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不同传播平台的调性、规则与用户习惯,实现内容的差异化适配与精准分发;并培养“数据思维”,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监测内容传播效果(如阅读量、点赞、评论、转发、完播率等),用数据指导选题策划、优化内容形态、评估传播成效并预测趋势。在此思维基础上,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能力是核心支撑。编辑需掌握跨平台内容策划与整合能力,设计“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分发”的融合报道方案;熟练驾驭短视频、直播、图文、H5、互动游戏、信息图表、数据可视化等多种新媒体内容形态的制作与包装;具备将复杂信息转化为直观、生动、网感化表达的可视化叙事能力;并尝试策划具有持续生命力和衍生价值的IP 化内容。技术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编辑应掌握主流的新媒体编辑、发布工具,了解并能协同运用AI 辅助写作、智能剪辑、虚拟主播等前沿技术提升效率。

3. 电视台编辑的转型路径探索

电视台编辑的转型是一项涉及个体、团队、组织乃至平台的系统性工程,其路径探索需多维度协同推进。在个体层面,编辑自身是转型的起点与核心动力,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拥抱变化,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在线课程、项目实践等方式,持续学习新媒体知识、数据分析技能、平台运营规则及前沿技术应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跨平台内容生产和用户互动能力,并在具体工作中勇于尝试融合创新项目,积累实战经验,实现从“要我变”到“我要变”的心态转变。在团队层面,应着力构建适应融合生产的新型编辑团队,优化团队结构,吸纳具备技术、设计、数据分析、社群运营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形成能力互补的协作单元;再造工作流程,打破传统按媒体形态分割的壁垒,建立以项目或产品为中心的敏捷生产流程,如优化“中央厨房”模式,实现选题策划、素材采集、内容加工、多渠道分发的高效协同;创新协作机制,推行扁平化管理与项目制,促进信息共享、快速决策与跨部门无缝对接。在组织层面,电视台需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以提供坚实保障: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融合传播效果(如全网传播量、用户互动率、粉丝增长、品牌影响力)与传统收视率并重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编辑关注多平台表现;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设立专项培训基金,同时积极引进新媒体、互联网、数据科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增加对融媒体技术平台、智能工具的资源投入,为编辑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最重要的是,塑造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用户导向、协同共享的组织文化,为转型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结论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的转型已非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本文研究表明,编辑面临的角色困境源于传播格局、用户需求、内容生态与技术应用的深刻变革,其转型是内外部动因共同驱动的必然结果。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系统性重构核心能力,实现从传统“内容编辑”向具备用户思维、产品思维、数据思维和平台思维的“融合产品运营者”的跨越。转型路径需个体、团队、组织、平台四维联动,通过自我革新、团队协作、机制改革与矩阵拓展协同推进,并辅以内容、传播与技术赋能的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徐堇华 .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转型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4, (12): 97-99.

[2] 李明明 . 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的策略探析 [J]. 新闻传播 ,2024, (09): 95-97.

[3] 翁彬冰 .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台编辑转型之路 [J]. 采写编 , 2023, (12): 69-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