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让教育在温暖中发生

作者

李伯灵

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中心小学

批评和表扬是教育的双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表扬,也离不开批评,批评是一帖苦口良药。在教育管理中,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批评教育的艺术,也能使“逆耳”变“顺耳”,如绵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巧用幽默,润心无声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催化剂,沟通交流的润滑剂,更是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惊醒剂和镇静剂。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真理比直接了当提出更易让人接受。”学生犯错误,老师一味严厉地训斥往往容易刺伤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反感,形成对抗。实践证明,运用智慧,通过委婉、有针对性的幽默语言比严肃的表达更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当然也能更好地保护学生那颗脆弱的心灵。

小巍是个好动的孩子,好画画,上课经常开小差。一天,我正在非常投入地讲着课,眼睛不经意间瞟到了坐在第一排的小巍正专心致志地画着“火柴人”。我立即停下讲课望着他,其他学生也随着我的目光望向他。这学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我并没有没收他的画本,反而微笑地说一句:“呵呵,看来最危险的地方也不是最安全的!是谁说‘灯下黑’的?”接着我卷起教本故作采访他周围的同学“是你吗?”“是不是你?”全班学生都开怀大笑。小巍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从那极具幽默的提醒和批评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之后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更集中了。幽默的语言,如春风化雨一样,让批评教育温暖学生的心,使之振奋,助其茁壮成长。

二、明褒暗贬,引其思悟

所谓的明褒暗贬就是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时采用委婉的批评方式,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

我在批改学生的英语作文时发现,一学生总是抄袭其他同学的作文,于是借助明褒暗贬的语言方式,以表扬进行间接的委婉、含蓄的批评。我先对她的作文做出肯定的点评,然后话锋一转:“真想不到你的作文进步这么快,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来。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光想抄别人的,结果一考试,作文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我认真听老师教写作文的方法,多看例文,然后自己再独立仿写,慢慢地我的作文越写越好。你也打算这样做吧?”这种明为褒学生贬自己或他人的批评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之深刻认识到抄袭的危害,从而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三、笔笺传情,静润心田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意蕴深远。它是人类表意记录,表达信息的符号;是传达心声、抒发情感的精神工具。文字是有生命的,我们的喜乐伤悲一一被它呈现,它是人类灵魂的主宰。其魅力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喧哗自有声。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和意境是其它媒介无以伦比的,它的鼓舞与教育作用也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

小华是我教过的一位学生。他课上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老师的要求,经常不完成作业,课下喜欢独处,不爱说话,脾气暴躁,有时还会大打出手,有抽烟行为,甚至有时会逃课,去网吧上网。我恩威并用,穷尽了各种方法他都油盐不进。面对屡教不改的他,我失去了耐心,我甚至对他大发脾气,严厉训斥,我越是这样,他越是跟我对着干。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他,我决定静下心来,时时刻刻注意着他,细心观察他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一天,小华穿了一件皮革的风衣来学校,个别调皮的学生跟在他后面,颇有旧上海滩的“大哥”风范,影响极坏;在做广播体操时,有个蹲下的动作,全班就他一个像根木头一样杵在那里。这次我没有大声斥责他,只是在中午放学时偷偷地塞给他一封信,我在信中指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的衣服很漂亮,很有范,但不适合小学生穿。穿衣是一门大学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穿不同的衣服。穿衣得体既是尊重他人,又是尊重自己的表现。信中我还婉转指出做早操时不恰当之处。下午回校时他已换回平常的衣服,向来不交作业的他破天荒将作业交上来。作业书写非常认真,作业本中夹了张纸条,向我解释了穿那件衣服来是因为他来得匆匆,拿了叔叔的外套就来了学校。下午放学,我又塞给他一张小纸条,肯定他实话实说且时间观念强,做到上课不迟到。此后,我常以这样的方式与他沟通,肯定他的进步,指出不足。渐渐地,这学生改掉了陋习,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想不到用文字来表达批评之意,使原本“山穷水尽”的教育“柳暗花明”。

此后,我以这样的方式来教育管理学生,早读课,教室里像集市般乱糟糟时,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嘈杂的教室顿时书声朗朗;学生进步了,我会写句“你真棒”……让细腻而又有温度的文字跃然于纸上,让学生在一张张小纸条中得到教育,受到鼓舞,温暖孩子的心。

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运用幽默的言语,生动传神的文字,明褒暗贬,巧妙地语言暗示,让教师的批评既能像催化剂一样鞭策学生,又能如冬日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王美艳:《艺术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 2011

2. 刘儒德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