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黄茜施

武夷山市第三中学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系统接触化学学科的启蒙时期,其教学定位不应局限于知识本位的单向传递,而应着眼于建构学生的科学思维范式与终身学习能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教师需要创新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场域,通过情境化、互动性强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 " 发现问题 - 建构认知 - 实践应用 " 的完整探究过程。在具体实施层面,项目式学习以其任务驱动性和实践整合性,能够有效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生活化案例导入和实验探究活动,逐步构建学生的化学认知体系,同时激发其学科兴趣,最终实现知识习得与素养发展的协同共进。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范式,其核心在于通过结构化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该模式以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为实践载体,引导学习者在项目周期内系统完成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协作实施及迭代优化的完整闭环,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迁移的双重目标。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教学优势显著。明确项目主题,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制定项目计划,能保障教学有序,提升质量。因此,教师实施项目式教学时,要重视这两项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环境,培养综合素养。以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为例,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需明确主题、制定计划,促学生高效学习。确定 “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反应概念、特点与应用。制定项目计划,在时间安排上,将项目分资料搜集、实验设计、操作、成果展示等阶段并设时间节点;任务分工依学生兴趣特长合理分配。如此,学生能系统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知识,既提升学习效果,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与创新合作能力。

(二)提供学习资源,强化项目指导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依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完成项目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文本资料、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升探究与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以“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项目学习为例,教师首先要提供多样资源,如详实的文本资料、生动的演示视频、专业的学术网站等,让学生明晰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其次,给予学生精准的项目指导,确保其掌握中和反应的关键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认识中和反应概念,再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记录现象,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验,鼓励他们分享心得、讨论实际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难题,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三)创新项目成果,完善项目评价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成效常体现于项目成果。但评价体系若有漏洞,易使学生不重视成果质量,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深入了解项目式学习特点与需求,创新成果展示形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 “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项目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元方式展示成果,如组织小组制作 PPT 汇报,巩固知识、提升兴趣。成果展示后,教师评价关键。项目式教学重过程与结果融合,教师评价需考量学生参与热情、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实践技能等,保证全面公正。此外,除教师评价外,还可引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小组评价等多元方式。多维度评价反馈,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成果,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实现自我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创新中,教师责任重大。需合理筛选并灵活运用教学模式,营造充满活力、利于探索的学习环境。项目式教学的成功实践是范例,通过搭建项目平台、设计导学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化学的兴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深入探究知识本质,收获知识与深刻体验。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构建师生高效互动、共探奥秘的课堂,实现教学相长,展现化学魅力。

参考文献

[1] 颜丙合 .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的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3,(12):114-116.

[2] 窦扬胜 . 基于大概念的微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14):131-133.

[3] 汤正兰. 主题式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 周刊,2023,(10):131-135.

[4] 叶凤琴 . 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甘肃教 育,2023,(0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