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作者

卢飞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2150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思考、推理、交流等方式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探究式学习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构知识体系,契合初中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当前传统教学模式仍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脱节、学生主体性缺失等问题,探究式学习的推广对破解这些教学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核心要素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产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假设—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中,教师可先展示自行车车架、三角尺等实物,引发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思考,再通过测量、剪拼、折叠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内角和恒为 180 的规律。

(二)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11-15 岁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需具体经验支撑。探究式学习通过“操作- 猜想-验证 - 归纳”的流程,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探究任务。如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布,通过收集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计算各类兴趣占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概率的加法原理。

(三)合作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中实现认知发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异质分组(按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维度组合),创设“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协作环境。例如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可布置“用两根铁丝模拟两圆运动轨迹”的探究任务,要求小组通过实验观察、数据记录、结论推导等环节,最终归纳出两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判定条件。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

1. 生活化情境: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设计“某商店以每件 2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若按每件 25 元销售,每月可售出 100 件;若每件涨价 1 元,月销量减少 5 件。问售价定为多少时,月利润可达 2000元?”的问题,将代数知识应用于商业决策场景。

2. 悬念式情境:在讲解勾股定理前,展示“蚂蚁从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沿斜边爬行与沿两直角边爬行,哪条路径更短?”的动画,引发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思考。

3. 矛盾式情境:在学习无理数时,先让学生用整数边长正方形拼出面积为 2 的正方形,当学生发现无法实现时,自然产生“是否存在边长为非整数的正方形?”的疑问,为引入 概念奠定认知基础。

(二)合作交流的组织实施

1. 科学分组:采用“异质分组 + 动态轮换”模式,每 4-6 人一组,包含不同学习能力、性别、性格的学生,每学期调整2-3 次组员构成。

2. 任务设计:布置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如在学习统计图表时,设计“调查本校学生课外读物偏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结果,并撰写调查报告”的任务,要求小组分工完成数据收集、图表制作、报告撰写等工作。

3. 过程管理:制定《小组合作评价量表》,从“参与度”“贡献值”“协作力”三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价。教师需巡回指导,及时解决“搭便车”“观点冲突”等问题,如通过“角色轮换制”确保每个成员承担不同职责。

(三)总结评价的创新实践

1. 过程性评价:建立《探究学习档案袋》,收录学生的实验报告、思维导图、错误修正记录等材料。例如在解方程组教学中,收集学生不同解法的草稿纸,分析其思维发展轨迹。

表现性评价:设计“数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从“问题解决”“数学表达”“创新思维”三个维度进行评分。如在概率实验后,评价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实验过程,能否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

2. 反思性评价:引导学生撰写“探究日记”,记录“最成功的发现”“最大的困难”“最想改进的地方”。教师通过批注反馈,帮助学生形成“实践- 反思- 改进”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探究式学习通过重构教学关系、创新学习方式,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路径。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加强教师培训,开发更多契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的探究活动案例库,同时建立区域性的探究式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优质教学经验的跨校流动与协同创新,最终实现从 " 教师教数学 " 到 " 学生做数学 " 的范式转型,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思维、提升素养的生动过程。

参考文献

[1] 郭伟程 .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J]. 数理天地( 初中版 ),2024,(24):60-62.

[2] 朱刚 . 项目式学习驱动下初中数学实践活动的路径探究 [J]. 中学数学 ,2024,(08):85-87.

[3] 王素君.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J]. 现代中学生( 初中版 ),2024,(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