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抓习惯 重养成 促发展

作者

孙英

四川省安岳县驯龙初级中学 64235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的教学目标,这一要求为初中语文教学指明了关键方向。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问题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受到教育资源不均衡、互联网影响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习惯,出现作业敷衍了事、缺乏自主阅读意识等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健康成长。对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明确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和路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他们更好地学习、成长和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一)契合课程标准要求,落实教学核心目标

新课标明确强调,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也体现了学习习惯培养对于语文教育目标落实的重要价值。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有着较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词句的积累、文本的理解还是读写能力的提升,背后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支撑。例如,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更好地把握课程教学要点,提升学习效果;只有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促进意义。

(二)助力学生长远发展,培育终身学习能力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推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工作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且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例如,通过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思考习惯等可以丰富他们的认知,开阔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逻辑思维、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未来可以学得更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家校协同筑根基,凝聚习惯培养合力

家校合作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提升质量的重要途径。家庭作为学生第一成长空间,是学校教育最有效的补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师应当积极牵线学生家长,创设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爱实践的好品质与好习惯。首先,可以积极通过家长会、线上家长课堂等方式来培养家长的习惯养成技巧,提升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其次,可以和家长一同基于学生的特点和行为习惯现状来创设针对性的习惯教育活动,如可以创设“亲子阅读”“亲子写作”等活动来发挥家长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和家长进行定期沟通与交流,针对学生的习惯成长表现来探索针对性对策,进而凝聚习惯培养合力,共筑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摇篮。

(二)情境教学激兴趣,融入习惯培养过程

情境教学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基于多样化、趣味化的情境创设来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例如,在《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讨“家乡的春天”,使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之中放飞想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田野语文阅读”“田野语文创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语篇,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同时促进他们的语文作文写作与诗歌创作,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以此来促进他们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此外,还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习习惯,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提问“语篇描写什么事件,核心思想是什么?”“人物描写运用到什么手法,你能效仿造句吗?”等,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思考、知识积累习惯,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与提升。

(三)阶梯目标强落实,细化习惯培养步骤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对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基于学生个性化的特征来推进阶梯化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针对学困生,可以围绕“兴趣激发”这一思想,通过合作探究、模仿演绎等活动来强化他们的语文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针对中等生,可以基于“促进提升”这一思想,来要求他们进行读写结合与生活实践训练,以此来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好习惯;针对优秀生可以围绕“创新发展”这一思想,通过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创意化写作等来帮助他们养成爱阅读、爱思考、爱探索的好习惯。

(四)多元评价促坚持,强化习惯培养效果

教学评价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有效抓手。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践行良好学习行为的恒心,进一步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挖学生身上爱阅读、爱思考、爱写作、爱探索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分享自己的经验,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整体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应当将“学习习惯”引入到语文考评标准之中,对学生预习情况、学习参与情况、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跟踪分析与评价引导,然后通过设立“阅读之星”“写作小能手”等奖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还可以建立基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学生语文学习档案袋,对学生学习习惯发展和个人成长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然后探索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以及习惯的培养。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和全面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也要不断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引领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进而为他们更好地学习、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惠琴. 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文学教育( 下),2020,(07):183.

[2] 韩秀平 . 谈初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J]. 才智 , 2018,(2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