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普遍问题分析

作者

赵丽平

菏泽技师学院 274000

引言: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青春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入学时成绩不好、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在思想品德方面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企业的稳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深入分析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技工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一)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长远目

理想能够指引人生奋斗目标,能够提供人生前进方向,能够提高人生精神境界。在技工院校学生中,理想信念模糊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学生认为上技工院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手艺,将来毕业以后好找工作。至于个人的理想追求、社会贡献等都与自己无关。这导致许多学生对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部分学生道德素质较差,道德实践能力薄弱

技工院校学生在道德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比如,随地吐痰;在教室乱扔垃圾;语言不文明,出口成脏;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学生公德水平较低,对危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德的行为熟视无睹。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校规校纪,遵纪守法意识有待加强。

(三)部分学生价值观念偏差,个人主义膨胀

技工院校学生在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学生个人主义倾向较为严重。他们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集体活动时不愿意付出,集体意识淡薄。与同学相处时缺乏合作与包容。

二、基于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理论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学校要优化、加强思想道德理论课。首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将课程内容与技工院校学生的具体专业、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并要求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理想计划书”。计划书要明确短期以及长期的学习目标、职业发展方向,并让学生定期总结。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的技术骨干交流,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在思想道德理论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小组讨论,围绕“技能学习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新时代技工的责任与使命”“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等话题,让学生在交流以及讨论中中深化对理想信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大国工匠》《技能中国》等纪录片片段,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并进行分享交流,增强情感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在实践中检验和强化理想信念,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点评和引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邀请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优秀技工走进课堂,和学生分享、讲述如何在平凡岗位上树立理想、坚守理想,让学生感受到理想信念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水平,提高道德践行能力

学校开展丰富的社会公德主题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水平的关键。学校应以“公德素质”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保护校园环境”活动,让学生负责校园公共区域的卫生维护,培养学生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可以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社会责任感。班级要定期开展社会公德主题日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语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践行。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学生社会公德行为评价标准,包括遵守课堂秩序、爱护公共设施、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方面,由同学以及教师共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对在社会公德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及时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改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德习惯。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醒目的公德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展示社会公德模范事迹和文明行为准则。加强校园管理,对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纠正,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升道德践行能力。

(三)开展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实行班级事务分工负责制,让每位学生都承担不同的班级工作,比如,有的学生负责班级的卫生,有的学生负责班级的纪律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班级合唱比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班级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还可以同时组织学生观看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有关的电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学校还可邀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来学校演讲,讲述他们如何在集体中奉献自我、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和社会,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学校在校园内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宣传这些榜样的事迹,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结语:

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问题关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优秀企业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有效策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助力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信在共同努力下,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将得到改善,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段小红 . 中职生道德素质及其提升路径 [D]. 广州大学 ,2024.DOI:10.27040/d.cnki.ggzdu.2024.002227.

[2] 牛亚飞 . 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24.DOI:10.27011/d.cnki.gdbsu.2024.000367.

本文系2024 年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研究《技工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阶式整体推进实践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