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作者

陆明

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江苏无锡 214191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决定了其学习需超越单一知识点的局限,指向对学科本质的整体把握。大观念作为隐藏于知识背后的核心思想,为学生搭建了从具体知识到抽象思维的桥梁,而学习任务群则通过一系列关联活动,让大观念的落地有了具体载体。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任务设计与核心观念脱节、知识整合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连贯的认知体系。

一、核心概念界定

大观念是小学数学学科中具有统摄性、迁移性的核心思想,是对学科本质的凝练。它并非具体知识点,而是隐藏于知识背后的逻辑关联与思维模型。学习任务群是围绕特定教学目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活动组成的有机集合。在小学数学中,它以真实问题为驱动,通过情境创设、探究实践等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任务链,如 “购物中的计算”“校园测量计划” 等任务群。其特征体现为系统性(任务间逻辑递进)、情境性(链接生活实际)、整合性(融合多领域知识),是落实大观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二者的关联表现为:大观念为学习任务群提供设计灵魂与方向指引,任务群则通过具体活动促进学生对大观念的理解与内化,形成 “观念统领任务、任务反哺观念” 的互动关系 [1]。

二、大观念视域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原则

(一)观念锚定原则

学习任务群的所有任务都必须以大观念为核心导向,确保每一项任务的设计都紧扣大观念的本质内涵,不偏离学科的核心逻辑。通过这种方式,使整个任务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学生对大观念的理解和把握,避免出现任务与核心观念脱节的情况[2]。

(二)认知阶梯原则

任务群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对大观念认知的发展规律,构建具有层级递进关系的任务链。从较为基础、具象的任务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抽象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深化对大观念的认知,从表面理解逐步走向本质把握,实现认知水平的逐步提升。

三、大观念视域下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设计策略

(一)知识串联,构建概念网络

知识串联策略的本质是基于系统论原理,将大观念作为认知枢纽,实现数学知识的结构化重组。系统论强调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在数学学习中,单个概念、公式、技能如同 “点”,而大观念则是串联这些 “点” 的 “线”,最终形成覆盖整个知识领域的 “面”。通过挖掘知识点间的逻辑关联 —— 如概念的上位与下位关系、技能的递进与互补关系、问题解决中的因果关系,能将分散的学习内容纳入大观念框架。

苏教版三年级 “千米和吨” 单元,以 “长度和质量单位的本质是度量物体相应属性的标准,且单位间存在换算关系” 为大观念设计任务群。“认识千米” 任务中,学生先通过在操场跑道上体验 100 米的距离,推算出 10 个 100 米就是 1千米,再乘车感受 1 千米的路程长短,建立对 “千米” 的具象感知,理解其作为较大长度单位的适用场景,比如测量城市之间的距离、高速公路的长度等;“认识吨” 任务则从对比入手,用磅秤称量 1 吨的货物与 1 千克物品的重量差异,通过 “数 1 千克的沙袋累积成 1000 千克” 的操作,直观理解 “1 吨 =1000 千克”的换算逻辑;“单位换算与实际应用” 任务设置多层情境,先在 “交通标识解读”中给道路限速、桥梁限重标注合适单位,再在 “物流运输” 中计算 “一辆货车装了 3 吨货物,又装了 500 千克货物,总共装了多少千克货物”,最后在 “运输规划” 中解决 “一批货物重 8 吨,用载重 2 吨的货车运输,需要几辆” 的问题。三个任务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应用,环环相扣,使学生形成对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的完整认知体系。

(二)问题驱动,引导深度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问题驱动策略以具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为起点,通过层层递进的子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对大观念的理解,培养数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以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本质是转化为已知图形求解” 为大观念。设计任务群时,核心问题为 “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子任务一 “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方法”,激活转化思想;子任务二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摆图形”,引导发现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子任务三 “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并验证”,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公式。三个任务以问题链推动学生理解转化这一大观念在图形面积计算中的应用。

四、结语

本文围绕大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应用展开研究,明确了大观念作为学科核心思想的统摄作用,以及学习任务群作为素养培育载体的特征,揭示了二者 “观念统领任务、任务反哺观念” 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观念锚定、认知阶梯的设计原则,结合苏教版教材案例构建了知识串联、问题驱动等具体策略,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路径。研究表明,以大观念为导向的学习任务群设计,能有效打破知识碎片化困境,促进学生形成结构化认知,提升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至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或通过课堂实证研究检验策略的有效性,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样本,持续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落地。

参考文献:

[1] 王恒 .“大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 [J]. 教育视界 ,2024,(50):28-31.

[2] 郭佳慧 . 从课时到单元:小学数学作业现状与设计研究 [D]. 江南大学 ,2024.DOI:10.27169/d.cnki.gwqgu.2024.0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