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创新与实践
王伟民
邵东市周官桥乡初级中学 422699
引言
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生活化教学强调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探索科学规律。因此,探索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创新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创新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生物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切入,引入生物知识。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能够从学生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入手,比如植物为什么总是朝着光照的方向生长?为什么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状态更好?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它对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这种从生活现象引入知识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接受生物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像温室大棚的种植技术,进一步解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
除了从生活现象引入生物知识之外,教师还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比如,在讲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时,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的饮食习惯,探讨不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合理饮食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能了解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增强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三)利用生活资源丰富教学素材
生活中的许多资源都可以成为生物教学的素材。例如,校园里的植物、动物,家庭中的花卉、宠物等,都可以作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生物调查活动,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生态环境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庭中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不同环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通过利用生活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生物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实践
(一)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生活化教学里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能够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生物知识。比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时,可以构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情境,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森林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它们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直观地体会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
(二)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繁殖方式时,能够组织学生进行 “探究植物无性繁殖方法” 的实验活动。学生可以在家庭或者学校的花圃中进行扦插、嫁接等实验操作,观察不同植物的繁殖过程和最终结果。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植物繁殖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和同学展开交流与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项目式教学法:开展生活化的生物项目
项目式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生活化的生物项目,例如 “校园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家庭菜园的种植与管理” 等。以 “校园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 项目为例,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对校园内的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植物病虫害、土壤污染等,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生物知识,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评价的生活化构建
(一)评价内容的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在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评价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校园生物调查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观察记录、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评价学生在家庭生物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通过将评价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化教学的需要,教学评价方式应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外,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访谈、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如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等,了解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生活化教学中,评价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应包括学生、家长等。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的生物项目,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表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建议。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责任感,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四、总结
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创新与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生活现象引入生物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利用生活资源丰富教学素材,能够使生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项目式教学法等多样化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此外,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内容的生活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生活化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不断优化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彩瑜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分析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18):84-86.
[2] 谢海兰 .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渗透社会责任的策略研究及实践 [D]. 重庆三峡学院 ,2025.
[3] 刘在军 .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J]. 家长 ,2025,(1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