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在胃肠息肉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王薇 李娜 徐天翠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蒙自 661100

胃肠息肉是良性的消化系统病变,但不排除有恶变的风险,若病灶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成肿瘤。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是此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对身体的创伤性很小,能够快速恢复。但传统的内镜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甚至会影响操作的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是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可以避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胃肠息肉治疗后很多患者都会复发,复发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在胃肠息肉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24 年 5 月—2025 年 5 月于我院收治的 80 例胃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组,分成研究组,参照组。研究组中男 20 例、女 20 例;年龄 23-86 岁,平均( 54.56±8.47 )岁。参照组中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23-87 岁,平均( 54.41±8.85 )岁。一般资料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符合消化内镜检查适应症。(2)知情且同意。(3)病历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严重基础性疾病。(2)精神疾病者。(3)特殊时期女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置入电子胃肠镜、高频电刀,将固定金属圈套器放在病灶上,提拉息肉,进行电凝、切割。

研究组给予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行静脉丙泊酚麻醉,其余操作与参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年龄、超重、Hp 感染、息肉类型、息肉数目、息肉直径)。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 %] 表示,行 X2 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效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1 。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如下 [(n)%]

2.2 胃肠息肉术后复发影响因素

胃肠息肉术后复发与年龄 ⩾49 岁、超重、 Hp 感染、腺瘤性息肉、单发息肉、息肉直径 ⩾1cm 等因素有关,(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2

表2 胃肠息肉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对比如下 [(n)%]

3 结论

常规消化内镜在操作的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理性不适,例如恶心、呕吐以及腹胀等等,有些患者难以忍受。无痛消化内镜是在麻醉之后进行操作的,患者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意识,操作者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高频电刀切除,提高治疗效率。有些胃肠息肉患者在治疗之后会复发,在本研究中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发现胃肠息肉术后复发与年龄 ⩾49 岁、超重、Hp 感染、腺瘤性息肉、单发息肉、息肉直径 ⩾1cm 等因素有关。所以在胃肠息肉患者治疗之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明确其有无风险因素,若有风险因素应制定随访计划,加强术后的管理,避免复发。

综上所述,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疗效确切,术后复发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并加强随访,提高术后生活质量,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湘庭 , 苏少辉 , 詹剑勇 .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 2025, 29 (10): 46-49.

[2] 王华秀, 黄惠文, 李夏薇, 等. 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对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25, 31 (06): 26-28.

[3] 陈明贵 , 吴淑女 .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4, 35 (23): 3592-3594.

[4] 郭永锋, 李利娟, 孙苗苗, 等.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对胃癌前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 [J]. 广州医药 , 2024, 55 (11): 1314-1318.

[5] 温佳 , 聂燕 , 李创娟 , 等 .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在胃肠息肉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24, 29 (01): 21-2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