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作者

徐旭

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小学校 400038

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学科,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任,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观念的重要阵地。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挖掘科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来推动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不足

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足,他们倾向于将教学重点放在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而未能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在科学课堂中的重要性。这种倾向导致了思政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的融合。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观察,一些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显得较为传统且单一。当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时,他们往往倾向于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即简单地向学生传达相关的思政概念,而忽略了通过创建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来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利用科学家的故事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机械地叙述这些人物的生活经历及其贡献,而没有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于探索科学家背后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的兴趣,以及这种精神如何能够启发个人成长的讨论,那么学生们对这类教育信息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深刻地将其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或行为指导原则。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思政教育能力

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给予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培训以高度重视,定期安排相关培训活动。应邀请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以及学科教学方面的佼佼者来举办专题讲座,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实质意义及具体实施策略,以此增强教师们对于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重要性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研究、课堂观察以及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探索科学教材内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掌握有效结合思政与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比如,可以组织教师观看高质量的科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在课后开展交流研讨,共同分析授课教师是如何在制定教学目标、编排教学内容以及选用教学手段时巧妙地融入了思政元素,从而为其他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实际操作经验。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模拟的科学研究或社会场景中,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与使命,进而深化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以《赛小车》课程为例,教师可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 活动前,教师将学生分组,成员分别扮演小车设计师、工程师、质检员、赛车手和赛事组织者等角色。分配角色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兴趣与特长,让他们能发挥自身优势。小车设计师们通过查阅资料、结合科学原理与创意,绘制小车设计图纸,在思考优化结构提升性能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与严谨态度。工程师依据图纸挑选材料,严格按规范组装小车,遇到问题时小组协作解决,体会工程师职业对精准度和耐心的要求,锻炼动手与团队协作能力。质检员按标准全面检查小车,从车身到电路,不放过任何细节,发现问题及时与工程师沟通改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准备就绪,“小车大赛”正式开始。比赛中,各角色各司其职。赛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反思。通过分享交流,学生不仅深化对《赛小车》科学知识与技术原理的理解,还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不同职业的责任与使命,培养创新、合作、科学严谨及服务集体等思政素养,实现科学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多元化的小学科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评价指标方面,除了传统的科学知识与实验技能考核外,增加对学生科学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思政素养的评价指标。例如,观察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是否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小组合作中是否积极参与、尊重他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在面对科学与社会相关问题时是否能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等。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注重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可通过课堂讨论、小组项目汇报等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及同伴在思政素养方面的表现进行反思与评价;家长评价则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将科学课程中所学的思政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如是否养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良好习惯。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科学学习中的综合发展情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挖掘科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积极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品质。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持续探索与创新,不断完善小学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勇.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育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1,(10).

[2]马志浩.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