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中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郭星
绥中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引言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不仅包括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更强调职业精神与职业品格的塑造。本文从班主任德育实践出发,分析影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多重因素,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培育策略,期望为优化中职德育管理体系、推进素质教育落地提供借鉴。
一、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对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意义
职业素养是中职学生适应岗位和体现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人生观与职业观初步确立的关键阶段,中职教育中的德育管理对于职业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通过言传身教、情感交流与行为监督,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是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推动力量。一方面,德育管理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稳定载体,有助于将职业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另一方面,班主任还承担着协调家校关系、整合资源、激发内驱力的关键职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当前德育碎片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班主任从“事务管理者”向“素养培育者”角色转变尤为重要。因此,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班级德育管理体系,既是职教使命的深化,也有助于提升育人实效。
二、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中普遍面临学生职业素养基础薄弱、教育路径模糊、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部分学生入学动机不强、对专业缺乏兴趣,缺少明确职业目标与责任意识,对岗位要求认知不足。在校行为中普遍存在迟到旷课、依赖性强、缺乏沟通与合作能力等问题,反映出职业行为素养的缺失。同时,部分班主任德育理念滞后,偏重事务与纪律管理,忽视思想引导与素养培育,导致职业素养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课程内容渗透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弱,使班主任德育工作孤立无援。此外,家庭教育缺位、社会认知偏差与职业认同感不足等外部因素,也制约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因此,构建契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成为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关键课题。
三、加强职业意识引导,提升中职学生发展内驱力
职业素养的根基在于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认同与发展愿景,而这首先源于职业意识的建立。班主任应以职业认知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认知自我、了解社会、明确岗位入手,建立起对专业与职业的基本理解。可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组织岗位体验、观看行业纪录片、邀请企业人士讲座等形式,使学生对未来职业路径有初步认知,从而激发内在兴趣与学习动力。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将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责任等内容融入谈心谈话、行为点评、集体活动等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职业规范与社会期待。班主任还应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通过设立阶段目标、定期评价与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目标感与成就感,培养其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能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持续性的职业意识引导,不仅能帮助学生厘清人生方向,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夯实其职业素养根基。
四、优化德育内容体系,推进职业素养教育常态化渗透
中职班主任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打破传统以纪律教育为核心的窄化模式,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与各环节。在内容设置上,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构建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团队协作、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在实施路径上,应将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入主题班会、早晚读、实训课程、课外活动等多种载体之中,做到“随时育德、随事育人”。班主任可利用班级事务管理,如值日安排、班级公约制定、集体活动策划等机会,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责任感,提升其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此外,还应注重以榜样引领、朋辈互助、评价激励等机制强化学生行为导向,推动学生从外在规训向内在认同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德育应注重情感温度与教育深度的结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自觉与行为自律,真正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常态化、系统化和高效化。
五、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职业素养培育合力
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还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为突破班主任单一管理模式的局限,应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补充的三方协同德育体系。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家校互动平台,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反馈等方式传递学校德育理念,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发展方向与行为表现,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责任意识、行为规范与劳动观念的培养。同时,应拓展社会资源,与企业、社区、职业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开展职业参观、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职业情境中深化对职业规范与职业精神的理解。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环保宣传、校园志愿等集体服务活动,提升其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在管理机制上,可探索“导师制”“项目化管理”等创新育人模式,推动校内外德育资源有机整合,形成育人共识与育人合力,提升中职德育管理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结论
职业素养是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融入岗位、实现职业发展的基础能力,是德技并修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中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完善制度支持与资源保障,推动职业素养教育向系统化、精准化、协同化发展,实现德育育人与职业育人的深度统一,助力中职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跃升。
参考文献
[1]江志成. 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 知识文库,2024,40(23):155-158.
[2]李文珍.基于胜任力提升的中职班主任培训研究[D].湖北大学,2024.
[3]花佳楠.新任中职班主任的“管育并重”工作策略[J].祝您健康,202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