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莲花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平安学区中心校 028326

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本质在于直接的感受与体验。然而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正襟危坐地识读乐谱,机械地重复演唱,或是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的灌输。这种脱离体验的音乐教学,恰如要求学生学习游泳却只让他们在岸上练习动作,永远无法真正领略水中畅游的快意。

一、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其学习规律与语言类学科有着本质区别。语言可以通过解释来理解,而音乐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会。体验式教学强调通过多感官参与、情感投入和身体动作等方式,让学生直接沉浸在音乐之中。当孩子们随着《春晓》的旋律轻轻摇摆,用沙锤模拟春雨的声音时,他们不是在“学习”音乐,而是在“成为”音乐的一部分。这种人乐合一的境界,正是音乐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

从儿童发展特点来看,体验式教学尤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6-12 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而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等抽象元素,只有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活动,才能被真正理解。通过拍打身体不同部位来感受《土耳其进行曲》的节奏变化,远比单纯讲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更有意义。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测量”音乐的时间与空间时,那些抽象的乐理概念自然变得生动而具体。

体验式教学还能有效促进音乐能力的整体发展。传统的分项训练往往将歌唱、律动、欣赏等割裂开来,而体验式教学则强调多种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在学习《我的祖国》时,通过“画旋律线—创编动作—情感表达”的系列活动,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和表现力得到协同发展。这种人本主义的整体学习观,避免了音乐教育的碎片化倾向,使各种音乐能力在丰富的体验中自然生长。

二、体验式音乐课堂的实践路径

创设沉浸式的音乐环境是体验教学的基础。教室空间的布置应当打破传统行列式座位,采用弧形或散点式排列,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音乐互动。墙面可以装饰音乐家画像、乐器图片和学生的音乐作品,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将教室布置成森林场景,孩子们戴着动物头饰,随着不同乐段的音乐变化模仿相应动物的动作,这种全方位的环境浸润,使音乐体验更加真实深刻。

多感官联动的体验设计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还可以通过视觉、动觉、触觉等多种通道来感受。在学习《小雨沙沙》时,让学生观察水滴落下的视频,触摸装有不同水量瓶子发出的声响,用丝巾表现雨滴飘落的姿态,最后用嗓音模仿雨声的变化。这种多感官参与的体验活动,能够激活学生更多的神经通路,形成对音乐的立体认知。特别是对于音乐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感官通道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理解途径。

即兴创作与表现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环节。音乐的魅力在于其创造性和不确定性,应当鼓励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表达。在感受《牧童短笛》后,让学生用自制的吹奏乐器即兴创编旋律;在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后,分组用身体打击乐表现不同的天气现象。这种创作不是要培养音乐家,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音乐创造的喜悦。教师需要营造安全、包容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尝试,不怕“出错”,因为音乐中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三、实施体验式教学的保障与反思

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前提。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控制者;而在体验式课堂中,教师需要转变为音乐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这意味着教师要放下“正确答案”的执念,更多地观察、倾听和回应学生的音乐表现。当学生在体验《赛马》二胡曲时,教师不是急于纠正他们的动作是否标准,而是通过“你们感受到马儿奔跑的速度变化了吗”等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验音乐中的意象与情感。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重要支撑。体验式教学需要丰富的音乐素材和教具支持,除了常规乐器外,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都可以成为音乐体验的工具。矿泉水瓶装不同量的水可以制作音阶,报纸揉搓可以模拟风雨声,课桌椅敲击可以组成简易打击乐团。同时,要善用多媒体资源,如高质量的演奏视频、交互式音乐软件等,为体验活动提供更多可能性。特别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体验的音乐作品,长度适中,形象鲜明,情感积极,如《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等。

评价方式的革新是持续改进的动力。体验式教学的评价应当聚焦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情感投入和创造性表现,而非技术性指标的达成。可以采用“音乐成长档案”的方式,记录学生在各类体验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设计“音乐心情卡”,让学生用颜色或图案表达对不同音乐的感受;组织非正式的展示活动,让家长和其他教师共同见证学生的音乐成长。这种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更符合体验式教学的理念。

结语:

体验式教学不是一种时髦的教学方法,而是对音乐教育本质的回归。当我们将音乐课堂从知识传授的场所转变为生命体验的空间时,音乐才能真正触动心灵,滋养成长。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或许无法培养出专业的音乐家,但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而深刻的音乐体验,在每个孩子心中播下热爱音乐的种子,培养他们用音乐表达自我、理解世界的能力。当多年后,我们的学生依然能够记得童年时体验过的某段旋律,并因此露出会心的微笑,那就是音乐教育最珍贵的成果。让我们放下功利性的教学目标,回归体验的本真,与孩子们一起,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探索、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庞宗艳.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J]. 小学生(下旬刊), 2025, (04):64-66.

[2]顾丽英.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J]. 山西教育(教学), 2024,(09):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