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与突破策略研究

作者

法静

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1.引言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明确提出“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建设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要求到 2025 年,4A级以上景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2024 年 5 月 6 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联合印发了《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其目标是到 2027 年,智慧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年来,智慧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式。智慧旅游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还推动了旅游资源的整合,为乡村旅游资源带来了新的活力。智慧旅游借助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运营模式,既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管理效能,又能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并助力生态保护。

2.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的瓶颈

2.1 人才匮乏

数字和信息技术人才是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人才要具备专业的能力,熟悉行业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游客需求,能够做好旅游信息服务建设。一方面,乡村旅游地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远远比不上城市,使得年轻人更愿意留在城市;另一方面,乡村中现有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知识体系迭代滞后和技术素养结构性欠缺等问题。若缺乏专业人员的维护与优化,像智能导游系统、数据分析平台这类新兴技术的应用,便难以施展拳脚,充分发挥效能。专业人才的短缺限制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其服务品质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智慧化建设薄弱

乡村的基础设施虽然不断地在改良优化,但是依旧存在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会严重影响乡村智慧化旅游体系的建设, 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交通不便,网络信号差,水电供应不稳定等。乡村交通无人治安,导致游客会随意停车,公路占用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游客体验不好。智慧化建设需要大数据信息处理系统构建,要想乡村旅游满足游客需求需要稳定的网络信号,实现互联网的普及。基础设施条件限制着智慧旅游服务,也影响着游客体验。

2.3 缺乏智慧化管控平台

建设完善的智慧化管控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重视建立智慧化旅游发展的整体战略。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对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在进行智慧化管控平台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使用智慧化管控平台的能力各不相同,部分管理人员更会倾向原始的管理方式,从而放弃智慧化管控平台的使用。乡村旅游景区的智慧化管理一直停滞不前,管理模式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对于景区而言很难打造有针对性的旅游品牌,很难满足游客需求。

2.4 运营模式单一

乡村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和运营模式单一,主要来源为门票收入和餐饮收入、住宿服务等。单一的运营模式导致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差。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对景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就必须丰富运营模式。乡村旅游景区缺少智慧化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使得运营效率得不到提升。当今时代必须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运营模式的革新尤为迫切。

3.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的路径

3.1 培养乡村智慧旅游专业人才

实现乡村智慧旅游发展,需构建多元化人才支撑体系。一方面,要重视本土人力资源开发,通过系统性职业培训提高在地从业者的复合型技能,使其兼具农业生产管理与现代旅游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需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重点吸纳智慧旅游规划、数字化运营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内生培育"与"外部引智"的协同机制,打造一支扎根乡土、精通产旅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乡村旅游智慧化转型提供持续动能。在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引进能够有效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智慧化管理的人才。

3.2 加强基础设施并保障智慧化体系建设

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被淘汰就必须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关键。要想实现乡村旅游智慧化必须要加强乡村的交通、水电、商超、移动网络的设施建设。有关部门需要重视乡村中的交通设施的建设,保证到达景点的道路畅通无阻,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从而提高乡村旅游景点的客流量。

在当今信息时代,游客几乎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完善乡村旅游地区的网络建设直接影响旅游景点的客流量。对于信号差的地区可以铺设光纤网络和增设 5G基站等,以保障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游客随时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自己所处景点的位置,在线购买门票,在线点餐,随时查看景区的路线图,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路线和时间。

3.3 打造智慧旅游体系构建系统化管理平台

乡村旅游要想长远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并满足游客需求就必须建立智慧化管控平台,打造智慧化旅游体系。政府要重视当地乡村旅游智慧化系统的建立,应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乡村旅游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售后平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企业要有大数据处理系统,做好景区的营销推广。乡村旅游的成功转型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工作人员,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培养模块。初级培训主要是针对乡村从业人员,学习基础的智慧化管理;中级培训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学习如何操作智慧化管理平台系统;高级培训主要是针对旅游规划的专业人才,学习如何根据景区开发制定适合的智慧化管控平台,为景区量身定制智慧化系统。

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督。健全智慧化系统完善网络监督技术,对乡村的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环境、古建筑文物、垃圾排放等进行监督。借助智慧化系统的数据分析,更好的保护乡村的生态系统。

3.4 丰富运营模式

在国家大力推动智慧旅游的趋势下,乡村旅游的运营模式需要继续创新与丰富,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较落后的乡村旅游业模仿借鉴其他成熟地区的智慧旅游运营模式,进一步丰富运营模式,改进管理方式。景区可以建设智慧民宿,民宿中安装全屋智能家居控制,让游客有全新的体验。乡村旅游景区可以增加农事体验自己种菜浇水、手工艺制作当地有特色的图表、采摘当地农家乐菜园里的食材进行烹饪等活动,可以让游客充分融入到乡村的生活中深刻感受当地的特色文化。智慧旅游一定要线上线下结合发展,利用好线上平台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积极进行宣传,结合线下实地体验完善导览服务让游客游玩的更加便捷,提升游客满意度。挖掘当地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让游客可以充分体验乡村的文化魅力。

4.结语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智慧旅游已成必然趋势。智慧旅游主要是通过移动应用程序、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游客可以更加便捷的获取景区的路线、交通、餐饮住宿等信息,节省游客的时间。智慧旅游体系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乡村旅游业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参考文献:

[1]敬绍波,刘宏兵.智慧旅游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24):8-11.

[2]廖丽华.智慧旅游视角下衡阳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08):75-77.

[3] 赵诗源. 智慧旅游视角下海南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J]. 经济师,2018,(09):183+185.

作者简介:法静(1997.03-),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