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企支部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王涛
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
0 引言
基层党组织作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础环节,其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加强国企支部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加强国企支部建设对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性
加强国企支部建设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基础和关键。国有企业支部作为党在国企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国企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加强支部建设,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企基层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才能把国企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政治层面看,加强国企支部建设有助于强化国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确保国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组织层面看,规范的支部建设能够为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力量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让党员在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和使命感。
2 当前国企支部建设中影响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国企支部在思想建设上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深入,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难以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处理问题。思想教育方式单一,多以集中学习、读文件、念报纸为主,缺乏创新和吸引力,无法有效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党员在思想上与党组织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提升。
2.2 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企支部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支部班子配备不齐全、结构不合理,班子成员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在党员发展和管理上,存在标准不严格、程序不规范的情况,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到位,“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不经常、不规范,活动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实效性,导致党员参与度不高,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
2.3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企支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现有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制度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不足。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制度成为“纸上规定”,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制度建设与国企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满足支部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的实际需求。
3 加强国企支部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路径
3.1 强化思想建设,筑牢凝聚思想基础
加强国有企业党支部思想建设,必须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扎实推进政治理论学习。要精心设计学习方案,细化学习任务与要求,采取集体研学与自主修学并行、理论灌输与互动交流互补的形式,确保学习教育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积极探索思想引领新路径,借助数字化平台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定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观摩、专题征文竞赛等特色活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通过深化理论武装,帮助党员干部筑牢信仰根基,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保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打牢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根基。
3.2 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坚强组织体系
推进国有企业党支部班子优化提升,重点选育政治过硬、专业精湛、群众认可的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及委员,强化班子梯队培养与绩效评估,全面提升领导班子的综合能力。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落实"总量调控、结构改善、标准提升、效能发挥"原则,规范发展流程,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构建激励帮扶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党员的组织认同感和使命感。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三会一课"、主题实践、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形式,注重内容实效,强化活动引领力,确保组织生活成为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有效平台。
3.3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保障作用
完善国有企业党支部制度体系,立足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教育、议事决策等规范化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切合实际、便于执行。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培育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推动形成尊崇制度、落实制度的良好氛围,对违规行为严肃问责,切实维护制度权威。构建制度执行监督闭环,定期开展制度落实情况检查评估,建立问题反馈整改机制,及时纠偏纠错,确保制度执行不打折扣,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4 加强作风建设与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凝聚力
4.1 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
国企支部要加强作风建设,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支部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关心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增强职工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4.2 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支部活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企支部要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开展支部工作,搭建线上学习交流平台、党员管理服务平台等,提高支部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国企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题活动,如“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
4.3 注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企业需将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运营,以价值观为核心构建精神纽带。可通过提炼企业使命、愿景及核心价值观,让员工明确奋斗方向,如以“创新求变、诚信共赢”为准则,引导团队在协作中践行文化理念。同时打造多元文化载体,像设立“文化墙”展示企业发展历程与员工风采,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技能比武等活动,在互动中增强员工对文化的认同感。良好氛围的营造要兼顾人文关怀与制度保障。建立“员工心声”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工作生活难题,如优化办公环境、完善福利体系,让员工感受企业温度;推行“导师制”促进新老员工经验传承,形成互助共进的团队风气。此外,通过文化活动强化仪式感,如年度表彰会嘉奖践行文化的标杆员工,让文化建设从理念转化为可见的行为导向,最终使企业成为员工价值实现与情感归属的共同体。
5 结语
正视现存问题,积极落实强化思想、组织、制度等建设举措,能有效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为国企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其在时代征程中稳健前行,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崔苑 媛. 国有 企业 基层 党组 织凝 聚力 建设 路径 研究 [J]. 中外 企业 文化,2025,(02):198-200.
[2]王悦.国有能源企业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实践路径[J].现代企业文化,2025,(05):67-69.
[3]李敏杰.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要求、现实梗阻与纾解路径[J].兵团党校学报,2025,(01):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