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区老龄体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水文杰 戴园园
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1 研究背景
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13.5% ,预计2060年将升至 35% 。国家出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将老年人体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养老事业,推动老年人享有基本服务,为老龄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池州市社区中的老年人群,特别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或对体育锻炼有需求的老年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发放 300 份,回收 276 份)和访谈法,聚焦于这些老年人在社区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 研究结果
3.1 现阶段社区老龄体育高质量发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3.1.1 社区中老年体育锻炼场地不足
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大有改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健康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场地为公共健身场所和公共体育锻炼设施,锻炼的场地相对于匮乏、设施种类较少、没有专业指导,很难满足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需求。例如,有的老年人需要进行球类的锻炼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并不能满足设施需求;有的老年人需要进行八段锦,广场舞等,但由于场地受限,不能最大的程度的锻炼。这些都不利于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阻碍了社区老龄体育高质量发展。
3.1.2 科学体育锻炼经验和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与现代人大有不同,导致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方式比较单一,同时中老年人大多数都是以散步为主,从侧面反映出来中老年人群里对体育项目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如果进行高难度的锻炼,无法规避运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体育锻炼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老年人锻炼方法大多数都是源于身边的身边朋友家人,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最终身体各部分技能参差不齐。为此需要加大中老年人科学体育锻炼经验和宣传力度,推广科学的锻炼方式,让中老年人科学的健身和锻炼。
3.1.3 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由于绝大部分老人对健身体育锻炼的认知有限,无法结合自身综合性的去锻炼,盲目的锻炼导致自身身体各个部分的机能参差不齐,甚至导致身体内器官的加速退化和损伤,这也为日常生活埋下了隐患。此外,据我们实地调查走访还发现,大多数中老年人体育锻炼是自发性的,也用一些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去锻炼,这一系列问题都暴露了中老年人没有用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
3.2 针对其存在问题探索解决路径
3.2.1 完善社区体育锻炼设施
由于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需求取决于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安徽省贵池区为例,据走访调查数据来看,社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方式都是以周围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自身的体育锻炼方式,导致了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因此,改变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尤为重要,完善社区体育锻炼设施来改变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单一性和枯燥性,通过完善不同的体育锻炼设施来满足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不同需求。
3.2.2 加大老年人科学体育锻炼力度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中老年人接收消息的方式有限,拉大了中老年人与现代人的鸿沟。当地社区和政府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人手,重点关注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锻炼方式,一方面以政府为平台建立一个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栏目,满足中老年人科学体育锻炼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培养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研究人员和科普人员,定期定时的到社区为中老年人科普科学体育的锻炼方式,通过沟通交流更好的研究和服务中老年人,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宣传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
3.2.3 提供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服务
提供专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医疗技术服务,针对老年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预防,康复,治疗。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工作,能够更好的为老年人体育锻炼进行服务。社区和政府之间也更应该开展老年人体育运动知识讲座,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和医疗技术的相结合,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老年人体育锻炼。
4 结论
体育是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老年人体育更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老年人体育发展面临体育锻炼场地不足、没有科学的体育锻炼经验、宣传力度的不足和却反专业人士的指导。针对其存在问题探索解决路径,我们要把完善老年人体育锻炼设施做到具体化,实际化,提高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次数,加大宣传老年人科学体育的锻炼力度,提供专业知识华人医疗技术服务。只有把这一系列问题解决后,我国的中老年人才能够有场地锻炼,有理论知识去实践,才能长期坚持锻炼身体,从而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浩, 刘健.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 银发体育” 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25,(2):59-65.
[2] 王徽.数字赋能老年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J].宿州学院学报,2025,40(2):79-84.
作者简介:水文杰,男,安徽阜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戴园园,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质健康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S2023113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