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的实践价值与优化路径研究
钟垭婷 王安琪 曾淋 胥佳欣 朱德珍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自贡 643002
引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统治学理念的精髓。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自贡盐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盐业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其丰富的历史遗存、精湛的制盐技艺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过实地体验,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盐业历史的厚重性,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内涵。本文以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文化传承及实践教育中的价值,并分析其现存问题与优化路径,旨在为研学旅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概述
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集体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学生能够增强责任感与团队意识,同时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对盐文化的兴趣,促进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此外,将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盐业工艺与历史,激发探索精神。通过参观和体验盐文化遗址,学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贡献力量。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正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机会。
本研究聚焦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从三方面展开:一是探访盐业历史博物馆、燊海井等遗址,学习盐业历史与文化;二是体验传统汲卤、晒卤、煎盐工艺,感受古今智慧结合;三是通过微课、讲座梳理盐文化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认知。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观察、实验、案例分析和访谈法,结合多学科视角,系统分析研学旅行的实践效果与优化方向,旨在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推动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
2.研学旅行现状研究
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自贡盐文化的研究主要围绕历史渊源、生产工艺、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展开。研究表明,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与燊海井等遗址具有重要的研学价值,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然而,当前研学旅行产品存在单一化、体验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例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展示形式以静态文物为主,缺乏互动性;燊海井的制盐工艺体验项目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者建议通过增加互动性项目、优化服务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研学旅行的吸引力与教育效果。
2.2 国际研究视角
国外学者从“文化基因”理论出发,探讨自贡盐文化在全球盐业文明中的独特性与共通性。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学者们揭示了自贡盐文化在世界盐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为其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研究不仅拓宽了自贡盐文化的学术视野,也为推动其走向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
3. 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现存问题
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1 基础设施滞后:部分研学场所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例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展示设备老化,互动体验区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3.2 产品单一化:当前的研学旅行项目缺乏创新,内容多以参观和讲解为主,互动性和体验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3 信息化水平不足:研学旅行的相关网站功能落后,缺乏智能终端应用,无法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线上预约、虚拟导览等服务。
3.4 行程安排待优化:部分研学活动的食宿安排和活动组织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充分体验盐文化的魅力。
4. 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的实践路径
4.1 历史遗迹探访
4.1.1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自贡市中心,馆内布局合理,分为多个展厅,包括盐业历史展厅、盐业工艺展厅、盐商文化展厅等。馆藏丰富,拥有大量珍贵的盐业文物,如古代制盐工具、盐业文献、盐商用品等,全面展示了自贡盐业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和独特文化。通过文物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系统学习盐业发展史与盐商文化,深入了解自贡盐业在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博物馆还提供互动体验项目,如模拟制盐过程、盐商角色扮演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4.1.2 燊海井
燊海井位于自贡市大安区,是世界首口超千米深井,被誉为“中国古代盐井技术的活化石”。井场布局古朴,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制盐设施,如提卤设备、晒卤场等。通过实地参观,学生可以深度解析燊海井的技术原理与历史意义,了解古代盐工如何利用智慧与技艺克服技术难题,实现深井采卤的壮举。现场还可以观看传统提卤制盐工艺的演示,体验古代盐工的生产生活,感受盐业文化的独特魅力。燊海井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盐业技术的历史演变,还激发他们对传统工艺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思维。
4.1.3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是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中心依托高校资源,举办盐文化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和展览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推动盐文化的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系统梳理盐文化的理论知识,了解盐业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中的多维影响。
4.2 制盐工艺体验
制盐工艺体验是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汲卤、晒卤、煎盐等工艺流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艺,同时了解现代盐业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4.2.1 传统制盐工艺体验
在燊海井等盐业遗址,学生可以亲自参与传统汲卤过程,了解古代盐工如何利用木质或竹制工具从深井中提取卤水。随后,学生将参与晒卤环节,观察卤水在阳光下蒸发浓缩的过程,体验古代晒盐技术的精妙之处。最后,学生将参与煎盐环节,使用传统煎盐工具将浓缩后的卤水加热结晶,制成食盐。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盐业生产的艰辛与智慧,还增强了他们对传统工艺的认知与尊重。
4.2.2 现代盐业科技展示
在体验传统工艺的同时,研学活动还结合现代盐业科技展示,让学生了解现代盐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例如,通过参观现代化盐业工厂,学生可以对比传统与现代制盐技术的差异,理解科技进步对盐业生产的深远影响。这种古今结合的体验方式,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4.2.3 教育意义
制盐工艺体验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盐业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盐业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3 文化理论学习
文化理论学习是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盐文化知识框架,并鼓励他们在研学结束后继续深入探索。
4.3.1 20 分钟微课总结
在研学活动的最后阶段,通过 20 分钟的微课形式,对当天的研学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微课内容涵盖盐业历史、制盐工艺、盐商文化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采用图文并茂、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3.2 知识框架梳理
微课结束后,学生将参与小组讨论或知识问答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通过互动式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盐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此外,教师或讲解员还会引导学生思考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思维。
4.3.3 深入探索的引导
为了鼓励学生在研学结束后继续深入探索,研学活动还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盐文化书籍推荐、线上课程链接、研究课题建议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例如盐业历史研究、传统工艺保护、盐文化创意设计等。这种引导式学习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兴趣。
5. 结论
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具有显著的育人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科技赋能与产品创新,可进一步提升其教育效能与社会影响力。未来,应持续关注学生需求,推动研学旅行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互动性项目、建设智慧旅游平台等措施,提升研学旅行的吸引力与教育效果。此外,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研学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感。通过不断优化与创新,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将不仅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教育创新的重要力量。
总之,自贡盐文化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承文化遗产、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应继续探索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凤婷,田亚男,刘景旭. 自贡井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井矿盐,2024,55(5):4446. DOI:10.3969/j.issn.10010335.2024.05.017.
2.吴晓东. 自贡盐文化旅游发展策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9):235238. DOI:10.3969/j.issn.10043926.2005.09.064.
课题名称:自贡文化研学旅游路线挖掘;课题编号 CX20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