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刘宇佳
邵阳县第十一初级中学 422100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复习阶段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湘教版教材以其内容丰富、知识点分布广泛而著称,然而,传统的整体复习方式往往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知识薄弱点进行精准施教,导致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微专题复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小而精、针对性强等特点,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能够精准聚焦特定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有效弥补传统复习方式的不足。
一、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复习方式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掌握情况,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难以获得进一步提升,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难以跟上复习进度,出现“吃不饱”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复习过程多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简单重复,缺乏对知识点的系统性整合,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面对综合性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传统复习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不高,复习效果不理想。微专题复习不仅能够针对特定知识点、题型或数学思想方法设置专题,精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相关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二、基于湘教版的初中数学微专题设计
(一)微专题选取原则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测试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易错点选取微专题。例如,在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中,分式运算部分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尤其在通分、约分及符号处理上容易出错,因此可以设计“分式运算的易错点剖析”微专题,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点。以湘教版教材为核心,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内容,确保微专题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例如,结合七年级教材中的有理数运算,设计“有理数混合运算技巧”微专题,帮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突出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九年级二次函数复习中,设计“二次函数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微专题,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微专题内容设计
知识梳理:对微专题所涉及的核心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以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框架。如在“三角形全等证明”微专题中,详细列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符号语言,并通过图示展示不同判定方法的应用场景。
典型例题分析: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从题目条件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到规范解答,进行详细讲解。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微专题中,选取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等典型例题,分析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
方法归纳:总结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策略。如在几何证明微专题中,归纳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并通过多个例题展示不同情况下辅助线的应用技巧。
变式训练:围绕例题进行多角度变式,改变条件、结论或题型,让学生在巩固所学方法的同时,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微专题中,通过改变函数系数、平移图像等方式,设计多种变式题目,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教学实施
(一)教学流程设计
问题导入:通过设置与微专题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明确学习目标。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变换”微专题中,展示一些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提问学生如何确定变换前后图形上点的坐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完成微专题中的知识梳理、例题尝试解答等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和帮助。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微专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不同解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技巧。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题方法和思路,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几何证明”微专题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证明方法的优缺点,分享各自的解题经验。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概率初步”微专题中,总结归纳概率计算的基本公式和常见题型,强调概率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巩固拓展:学生完成变式训练和拓展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例如,在“函数的应用”微专题中,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函数知识解决,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注学生差异: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环节,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思维,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例如,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微专题中,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探索多种解题思路,而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重点讲解基本方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反思:在总结归纳和练习点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思考错误原因,积累解题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方程与不等式”微专题中,引导学生反思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总结避免错误的方法。
合理把控时间:微专题复习时间紧凑,要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例如,在“数据的分析”微专题中,合理分配知识梳理、例题讲解、变式训练等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的实践研究,基于湘教版的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微专题,灵活组织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鸿英 .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几何微课教学 -- 以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为例 [J]. 福建中学数学 .2018,(8).
[2] 叶立军 , 郑欣 . 专家型数学教师代数复习课提问行为研究 --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2018,(2).
[3] 刘海涛 . 基于 " 微课 " 的初中数学分层递进课型实践研究 [J].数学教学通讯 .2017,(2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