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学科融合的实践分析
谢佳利 苏艺茹 赵娟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海小学 751999
引言
学科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使学科融合理念成为核心素养背景下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与其他学科关联较弱等问题,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希望本文能为音乐教学提供新思路,增强课堂的综合性与实效性。
一、学科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
学科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与思维模式有机整合,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音乐教学不仅需培养学生的审美与表达能力,还应融入文化理解、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等多维度素养。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多处体现了学科融合的设计理念。例如,“音乐故事会:凤鸣山谷的故事”单元将音乐与文学叙事相结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游戏乐翻天:我的音星我做主”则融入数学节奏认知与身体律动,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协调能力。这类设计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外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二、音乐与多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音乐与语文的融合:以情促趣,深化表达
音乐与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情感表达和节奏韵律方面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语文通过文字传递思想情感,音乐借助旋律节奏抒发内心感受,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将音乐与语文有机结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表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赏析歌词内容,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爱国情怀。接着,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创编简短的朗诵词或小故事。有的学生可能会联想到升旗仪式的庄严时刻,有的学生则会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语言表达环节,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在后续的演唱中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学生也不再是简单地学唱歌曲,而是在理解、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深层解读。不过音乐与语文的融合应当把握好主次关系,语言活动始终要为音乐表现服务,避免过度强调文本分析而削弱了音乐学科的特性。
(二)音乐与数学的融合:节奏训练,逻辑启蒙
音乐与数学看似分属艺术与科学两个不同领域,实则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节奏、节拍、音值等音乐要素与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比例概念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利用这种联系,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节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在教授音符时值时,可以将全音符比作整数 1,二分音符相当于二分之一,四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也在无形中巩固了学生的分数概念。
在“游戏乐翻天,节奏变变变”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节奏训练游戏。比如让学生用拍手、踏步等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节奏型,要求准确计算各音符的时值长度,并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复杂的节奏组合。此时学生不仅要集中注意力聆听音乐节奏,还要进行快速的心算和逻辑判断。这种训练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数学计算能力。
(三)音乐与体育的融合:身体律动,协调身心
音乐与体育的融合着眼于身体律动与音乐训练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肢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还能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实现身心和谐统一的教育目标。比如在打击乐大赛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身体打击乐的方式来表现节奏。学生通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既能感受节奏的律动,又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全身性的参与来体验音乐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协调动作与节奏的配合,这对培养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节奏感都大有裨益。
以“我家门前有条河”音乐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水流的变化。当音乐节奏平缓时,学生用柔和的手臂波动表现平静的河面;当节奏变得急促时,则用有力的踏步表现湍急的水流。这种活动要求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及时调整身体动作,既训练了音乐感知能力,又锻炼了身体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类活动通常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在协调个人动作与集体节奏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实践建议
学科融合是要找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点,实现有机衔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既保持音乐学科特质又体现融合优势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简单的融合开始,逐步深化拓展。初期可以选择与音乐关联度较高的学科进行尝试,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融合范围。同时要注意控制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过度融合导致音乐本体教学的弱化。教学评价应当体现学科融合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考查学生的音乐技能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在融合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包括参与积极性、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结语
学科融合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加强与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的联动,音乐课堂不仅更具趣味性与综合性,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与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郭凡.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科融合实践研究[D]. 信阳师范大学 ,2024.
[2] 郭艳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5(1):55-57.
[3] 伍华静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J]. 学周刊 ,2021(2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