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加固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吴木梓
安徽建工路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8
引言
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极为普遍,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工程质量事故,影响路桥使用性能。因此,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软基加固技术的科学应用,加强软基处理方案优化设计,合理选用加固施工工艺,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从而提升软基加固施工的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切实提高软基加固的质量和效率。
1 软基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与适用范围
软基加固技术旨在提高软土地区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确保上部结构的安全性。其基本原理主要基于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或机械手段增强土体的强度、刚度及排水性,从而改变软基的固结与沉降特性。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静压注浆法、预压法以及地基换填等。排水固结法通过加速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使土体承受的有效应力增大,从而加速沉降和固结过程,适用于具有较高液限和低渗透性的黏性土。深层搅拌法通过机械搅拌将水泥等固化材料与土体充分混合,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的加固体,适用于大范围软弱土层的加固。静压注浆法通过将水泥浆或化学浆料注入土体中,旨在改变土体的微观结构,适用于渗透性较强的土层。通过有效加固,可以减小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确保结构安全与长期稳定。不同的加固方法根据土层特性、工程需求以及施工条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2 软基问题对路桥施工的影响
软基是指天然土体在自重及外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并可能引起工程结构物破坏的地基。由于软基土体具有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等缺陷,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容易引发质量和安全隐患,影响路桥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软基土的抗剪强度低,在上部结构荷载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导致路基失稳和路桥下沉。软基路段常出现路面沉陷、开裂等病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软基的压缩性高,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引起路面开裂、波浪等病害,严重影响路桥使用功能。若沉降量超过规范限值,需采取卸载、填筑等措施进行处治,会大幅增加工程造价。软基透水性差,路桥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难以有效排出,容易软化路基土体,进一步影响地基工程性质,如强度降低,将加剧路基沉降和变形。因此,在路桥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软基加固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和性能。科学评估软基类型和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加固技术、优化施工工艺参数、强化过程管控,是保障软基路段施工质量的关键。
3 软基加固技术
3.1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软基加固技术,在路桥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中。软土层的强度和承载力较低,常常对路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挑战。通过排水固结法,可以有效加速软基中的孔隙水排出,从而促使土体中的水分减少,增强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提升路桥基础的承载力。在路桥工程中,排水固结法通常通过设置排水管、排水板或预应力管等设施降低软基中的孔隙水压力,加快水分的排出,特别适用于深层软土和低渗透性土层,如高黏土或淤泥层。这种方法不仅施工简单,成本较低,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排水固结法的缺点在于其加固效果显现较慢,固结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尤其在地下水流动缓慢的地区,固结时间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因此,在实施路桥工程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周期和项目需求,合理规划固结过程,以确保路桥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性能。
3.2 网格加固技术
网格加固技术通过在软基土表面铺设网格材料,形成一种受拉强度较高的增强层,使软基土与网格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承担路桥荷载作用,从而提高软基土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网格材料通常由聚合物、玻璃纤维等高强度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和耐久性。网格加固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基土,尤其适用于软基土表面容易出现裂缝、变形或泥浆流失等问题的情况。在软弱地基、沉陷地区或高水位地区的路桥施工中,网格加固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网格加固技术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铺设网格、固定连接和灌注填充3 个步骤。首先,在软基土表面铺设预制的网格材料,然后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将网格材料与软基土表面牢固连接,最后进行灌注填充,将填充材料灌入网格之间的空隙,形成一个坚固的增强层。
3.3 强夯法
强夯法是一种采用重锤或钢板夯实土体,提高土体密实度的加固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软土、松散砂土和沙土等地基,可以显著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该方法的施工流程包括场地平整、定位、强夯、跟踪监测等步骤。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详细勘测和分析,确定强夯参数,包括锤重、夯击频率、夯击深度等。确定好参数后,进行场地平整,确保夯击区域的水平度符合要求。然后进行定位,确定强夯区域和夯击点位置。在夯击过程中,需要根据土体特性和夯击参数,采取适当的夯击次序和夯击方法,确保强夯效果。夯击结束后,需要对强夯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沉降、压缩系数等指标。强夯法的优点包括施工简单、效果显著、施工速度快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夯击对周边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夯击效果难以预测等。
3.4 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是通过向软土地基中注入化学加固剂,使加固剂与地基土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的新土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化学加固法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使地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而实现加固。
4 软基加固技术的实践优化对策
4.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控制
软基加固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原材料采购、工艺试验、施工控制、质量检验、隐蔽工程验收等全过程,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三检制”。加强原材料质量管控,建立原材料质量台账,确保各项材料质量满足要求;加强软基加固试验段施工管理,通过试验对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加以整改;加强加固效果检测工作,及时掌握施工质量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加固后的长期监测
软基加固后的长期监测是确保加固效果持续稳定的必要手段。软基在加固后,可能由于地质环境变化、负载作用或长期沉降等因素导致加固效果的逐步衰减或不均匀沉降。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期监测系统,持续跟踪土体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关键参数,成为确保加固效果的核心环节。通过安装沉降计、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等监测仪器,能够实时获取地基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工程结构的安全隐患。长期监测还能够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数据支持和经验借鉴,进一步优化加固方案和施工方法。因此,加固后的监测与评估,既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持续改进软基加固技术的重要依据。
结语
软基加固施工是保证软土地区路桥工程质量和性能的关键,能更好地保证路桥的建设质量。未来,应加强软基加固理论研究,积极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大力推广成熟的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复合地基等新型加固技术的综合效能。促进路桥建设管理模式变革,为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琪 . 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J]. 山西建筑,2024(17):135-137.
[2] 康亮 . 路桥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 [J]. 散装水泥,2024(3):88-90.
[3] 韩晓宇,张广征 . 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J]. 运输经理世界,2024(1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