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域文化元素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杨思帆

陕西交控服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安康事业部  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

一、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连接各地的交通节点,不仅承担着为司机和乘客提供服务的功能,也作为区域文化的展示平台,承载着地域性文化的传递。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加速,服务区的建筑设计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很多服务区的建筑风格和立面设计往往缺乏个性和地域特色,难以反映本地文化的魅力。将地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服务区建筑立面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服务区的文化价值,还能使其在视觉和功能上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增强地方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地域文化元素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 地域文化元素的内涵与特点

地域文化元素是指反映一个地区独特历史、地理、风俗和传统的文化符号、图案、材料和色彩等视觉要素。它不仅限于物质层面的建筑元素,也包括了象征性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符号。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以及社会风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些元素通过建筑立面可以得以形象化、具象化。因此,在设计服务区建筑时,理解并把握这些地域文化元素的内涵和特点是十分重要的。

2.2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需求与设计挑战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中枢,不仅要满足驾驶员和旅客的基本需求,还需具备休息、餐饮、加油、信息咨询等多种功能。因此,其建筑设计必须注重功能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而立面设计则是建筑与外界环境最直接的互动,设计师需要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其外观的美感及文化表达。然而,当前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意的问题。因此,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立面设计,能够有效打破这种同质化局面,使服务区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2.3 地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意义

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一种创新尝试。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来说,地域文化元素能够强化其地方特色,提高与周围环境的契合度,增强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此外,这种设计也有助于吸引游客的注意,提升服务区的整体形象和文化魅力,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将地域文化元素纳入设计,能够使服务区的建筑更具地域标识性,并在旅游、商业等领域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地域文化元素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建筑立面的材料选择与地域文化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立面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风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中,采用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美观性,还能展现出地方的独特文化。例如,某些地区的传统建筑常使用石材、木材或砖瓦,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选择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材料,设计师能够让服务区的建筑更具地方性特色。以江南地区为例,设计师可以采用江南水乡常见的青瓦、木梁等元素,使得服务区不仅具备功能性,还展现出浓厚的江南水乡风貌。

3.2 地域文化符号的视觉表达

地域文化符号是文化元素的具体化,通常以图案、雕刻、绘画等形式出现在建筑立面中。这些符号不仅具备文化象征意义,还能够通过其独特的视觉语言传达出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特色。在服务区建筑立面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引入具有地域文化象征性的符号,如地方性传统图案、民间艺术等,来增强服务区的文化感染力。例如,某些民族地区可以在服务区建筑的立面中融入民族刺绣图案,或者通过雕刻形式呈现本地的历史文化故事,使服务区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空间,更是一个文化展示平台。

3.3 地域色彩与形式的创新应用

色彩和形式作为建筑立面设计的核心要素,对于建筑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影响。地域文化的色彩和形式特征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的外观和感官体验。例如,西北地区的服务区可能采用沙漠黄和土红色调,模仿沙漠与戈壁的自然景观;而东南沿海的服务区则可以选择海洋蓝、贝壳白等色调,呼应海滨的自然景观。此外,服务区建筑的形式也可以借鉴地方传统建筑的结构和造型,如屋顶设计、拱门结构等,使建筑立面更具地域性和象征性。

四、地域文化元素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4.1 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文化应用

在北京地区的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建筑立面运用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宫廷式的屋顶、红色与金色的色调以及中国传统雕花图案等。这些元素使得服务区在视觉上展现了浓厚的京城文化氛围。通过设计上的创新,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的结构特点得到了有机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实用。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服务区的文化品位,也使其成为了游客在路途中的文化体验空间。

4.2 江南水乡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特色

江南地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建筑立面设计中采用了大量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元素。设计师通过利用青砖灰瓦、曲线屋顶以及水墨画风格的装饰图案,体现了江南独有的水乡文化。建筑立面上精致的雕刻和绘画作品,使得整个服务区仿佛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的视觉美感,也增强了游客的地域认同感,为服务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品牌。

4.3 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区的文化风格

西部民族地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建筑立面上融入了大量的民族元素,如传统的银饰图案、手工刺绣纹样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结构等。通过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西部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也使得服务区成为了当地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游客在进入服务区时,能够通过建筑的立面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提升了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结论

地域文化元素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创新尝试。通过合理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文化符号和色彩形式,设计师能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提升服务区的美学价值,还能增强游客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体验感。未来,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不断推进,地域文化元素的合理融入将在提升服务区整体形象、丰富地方文化内涵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升利 , 刘建华 , 兰兆炜 , 等 . 基于交旅融合背景下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历史古村实践探索——以安义古村互通服务区合建为例 [J]. 价值工程 ,2025,44(24):47-50.

[2] 乔木 .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探讨 [J]. 汽车周刊 ,2025,(09):217-219.

[3] 黄桥路 , 谢星星 .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匠心管家”[N]. 赣南日报 ,2025-08-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