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制优化与实践探索
倪岳
山东国泰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纪检监督作为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纪检监督机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机制优化提升纪检监督的实效性,成为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纪检监督机制的优化路径与实践探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1 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制现存问题分析
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纪检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监督盲区。部分国有企业的纪检监督部门在设置上不够合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存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由于监督的缺失,容易引发廉政风险。监督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纪检监督仍然以事后监督为主,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力度不够,难以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监督手段也较为传统,主要依靠人工检查、查阅资料等方式,缺乏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督的能力,导致监督效率低下。
2 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制优化路径
2.1 完善监督体系,实现全方位覆盖
完善的监督体系是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要实现全方位覆盖,就需要从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合理、权责清晰的监督体系。在组织架构上,要进一步健全纪检监督机构,确保纪检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独立开展监督工作。同时,要加强纪检监督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在职责分工上,要明确纪检监督部门与其他部门在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交叉或空白的情况。例如,纪检监督部门主要负责对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而审计部门则主要负责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等进行监督,两者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2.2 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实效性
创新监督方式是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实效性的关键,要改变传统的事后监督模式,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督效率和质量。在事前预防方面,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提高其廉洁自律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在事中控制方面,要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其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可以通过参与会议、现场检查、跟踪审计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督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国有企业纪检监督能力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督队伍。在人员选拔上,要严格按照标准选拔纪检监督人员,注重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员进入纪检监督队伍。同时,要优化纪检监督队伍的结构,适当增加具有财务、审计、法律等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在教育培训上,要加强对纪检监督人员的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激励机制上,要建立健全纪检监督人员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制实践探索
3.1 强化日常监督,筑牢廉洁防线
日常监督是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日常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筑牢廉洁防线。在日常监督中,要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醒和诫勉谈话,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督台账,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定期开展廉洁自律检查,对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3.2 深化专项监督,聚焦重点领域
专项监督是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开展的监督工作,通过深化专项监督,可以集中力量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提高纪检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专项监督中,要聚焦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细致的监督检查。要制定详细的专项监督方案,明确监督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在监督过程中,要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3 推进协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协同监督是整合国有企业内部各种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推进协同监督,可以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在协同监督中,要建立健全纪检监督部门与其他监督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例如,纪检监督部门要与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交流监督工作情况,共享监督信息。要开展联合监督检查,针对一些重大问题和重点领域,组织多个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形成监督合力。
4 结语
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制的优化与实践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纪检监督工作的重要性,针对现存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优化路径,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日常监督、深化专项监督、推进协同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同时,要注重监督成果的运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纪检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张宝贤 .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D]. 江苏大学 [2025-08-17].
[2] 王节祥, 蔡宁, 杨大鹏. 人大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实践机制与优化路径[J].浙江人大 , 2021:53-56.
[3] 王兆雨 李多 . 大监督格局下国有企业如何优化审计监督 [J]. 企业文明 ,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