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工学生价值观引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作者

王维炎

锦州市南丰技工学校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引言

技工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实用技能的专业人才。随着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传统技工院校的教学工作更多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如何在技工教育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个人认识世界的整体模式,是人们剖析外部世界并作出价值判断的体系,在技术工人培养教育期间,助力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意义重大,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处理好个人和社会、集体的关联,还能助力他们在复杂善变的社会环境里做出恰当的价值抉择[1]。

学生需在思想政治教育里学习国家的政策举措,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的内涵要义,由此树立起浓厚的爱国精神,确定国家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增进个人同国家社会的联系,在全球化进程飞速推进的情形下,学生也得拥有一定的国际眼光,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协助学生察觉全球化引发的机遇和挑战,指导学生弄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不同之处,提升学生在多元文化里的包容度和创新思维。

(二)增强自我认同感与自我价值实现

在职业技能教育里,学生的自我认可感是其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的关键基石,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协助学生树立起自信,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进而唤起他们追求个人发展的干劲,学生凭借设定清晰明确的个人目标,在未来职场里能更积极地应对挑战与竞争。

除了推动学生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突出学生的全面成长,借助自我审视与积极作为,学生可以持续优化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明晰自身的生活方向,还会为达成目标不懈奋斗,经由这一番流程,学生能更有底气地应对人生里的各类挑战与难关。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一)课堂教学与思政课程相结

专业课程思政化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价值观引导跟专业技能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期间,还能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在机械工程相关课程里,教师可依据行业的发展情况,给学生讲授在工作当中怎样坚守职业道德,怎样达成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要求。

在课堂教学活动里,教师不但要留意知识的传授,更要留意对学生的思想疏导,各个学科的每一次授课内容,都能够结合学科特性,融入一定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在传授技术操作技能时,教师可适时引入关于在工作里怎样维持严谨作风、怎样应对工作中的困难与压力、怎样实现团队协作等话题的探讨,带动学生思考和交流,由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2]。

(二)实践教学与社会活动结合

社会实际践行是助力学生以更宽泛的视野认识社会、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方式,技工学校要定时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际活动,像投身社区服务、志愿工作、环保项目等,这类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充分地理解社会需要与自身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际情况相融合,使学生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技工院校能够借助安排学生参与校内实践活动,在助力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的同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学生自主策划的小型工程任务,引发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以及对工作的专注态度,采用这种途径,学生可以更明白地发觉,只有将技能和责任心相结合,才可以在实际工作里收获成功。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价值观的转变与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长时间的理论研习、课堂交流、社会活动以及心理疏导等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引领学生摒弃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逐步培养起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经由成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校学生逐渐树立起更为宏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学生认识到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息息相关时,愈发看重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不少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产生了为社会服务、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培养出集体主义观念,明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志向。

(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助力了技工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让他们步入社会后能更主动地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既表现为学生对集体和他人给予关心与援助,另一方面则是对社会环境、经济增长、国家强盛等宏观范畴的关注与践行[3]。

学生渐渐发觉自己不光是技术领域的人才,还是社会里的公民,大量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务和志愿工作,学生参与的环保行动、贫困地区支教服务等社会志愿活动,既展现了他们的社会担当,又提升了他们的集体观念与团队合作能力。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技工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思维,最终实现技工教育的社会价值和长远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教育方式、强化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的建设,是提升技工学生价值观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通过系统的教学与实践路径,技工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婷 . 技工院校“读·学·思·践”四位一体“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5,(28):85-86.

[2] 霍启立 , 龙俊 . 技工院校 GILE 课程思政四维体系的创建与探索 [J]. 知识窗 ( 教师版 ),2025,(07):45-47.

[3] 张长红 . 数字化背景下技工院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设计与实践——以走进新能源汽车课程为例 [J]. 汽车画刊 ,2025,(06):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