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流转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探究
孙贺
石家庄市藁城区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052160
一、引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土地流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其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仅受市场规律影响,更需遵循思想政治引领下的发展方向。从思想政治角度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应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因此,探究土地流转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需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确保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助力农村思想政治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土地流转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发展模式及思想政治内涵
2.1 专业大户主导模式:个体示范担责
专业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以个体为核心,凭技术、资金带动周边农户。从思想政治看,体现“敬业奉献”价值观。如粮食种植大户王某流转200 亩地增收,还传授技术,带动 10 余户加入。此模式中,专业大户传递责任担当,引导农民参与流转,践行“先富带动后富”理念。
2.2 家庭农场模式:家庭经营显家国情怀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兼顾家庭与农业发展。从思想政治内涵看,结合“家庭和睦”美德与“强国兴农”使命。如家庭农场经营者李某一家流转 150 亩地种有机蔬菜,秉持“种良心菜、供放心品理念,诚信经营获认可,还参与公益。该模式将小家发展与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相连,体现家国情怀。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集体协作展互助精神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集体经营、利益共享,核心是集体协作。从思想政治角度,体现集体主义和互助合作理念。如某水果种植合作社50 户农户流转500 亩地建基地,统一服务,按股分红。发展中社员互帮互助,技术能手分享经验,困难社员获无息借款。此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培育集体与互助精神,增强农村凝聚力。
2.4 农业企业模式:产业化经营尽社会责任
农业企业流转大规模土地,开展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重要力量。从思想政治视角,企业追求效益时需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义利兼顾”。如某大型农业企业流转 1000 亩地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就业岗位,投资改善农村条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该模式将企业发展与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结合,践行社会责任。
三、思想政治引领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
3.1 强化党建引领,把握发展方向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程。一方面,通过活动宣传“三农”政策,确保发展模式符合乡村振兴要求,如引导企业结合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在主体中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设“党员示范岗”带动发展。
3.2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经营行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引导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诚信守法、敬业奉献”意识;对合作社,强化“团结互助、公平公正”理念,完善民主管理;对农业企业,强调“社会责任、义利并举”,引导保障权益、保护环境、支持公益。
3.3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践行共同富裕
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下,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更多收益。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采用“保底租金 + 盈余分红”回馈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按要素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保障入股农户分享收益;农业企业通过“土地入股 + 劳务收入 + 二次分红”等模式,让农民参与产业链利益分配。如某农业企业与农户签约,农户获土地流转费、务工工资,企业盈利后还给予土地入股分红,大幅提升农民收入。
加强思想教育,提升主体素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技能培训。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增强其对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理解与认同,激发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开展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提高经营能力,融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引导诚信经营。例如,组织经营者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案例分析:某合作社在思想政治引领下的发展实践
某村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种植,探索出一条 “党建 + 合作社 + 农户” 的发展模式。合作社成立之初,村党支部组织农户学习土地流转政策和合作社章程,消除农户的顾虑,引导200 户农户将 500 亩土地入股合作社。
在思想政治引领方面,合作社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和社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 “诚信种植、优质服务” 主题活动,要求社员严格遵守种植标准,不使用违禁农药。合作社还建立了 “党员责任区”,由党员带头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在利益分配上,合作社采用 “土地入股分红 + 劳务收入 + 年底盈余分红” 的方式,确保农户收益。此外,合作社每年从利润中拿出 10% 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如资助贫困家庭、改善村容村貌。
经过几年发展,该合作社年产值达 800 万元,农户年均增收 2 万元以上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还增强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成为思想政治引领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典范。
五、结论
土地流转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在思想政治引领下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专业大户的示范担当、家庭农场的家国情怀、合作社的互助精神、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强化党建引领、融入核心价值观、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思想教育等路径,能够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使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融合,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成为农业经济的 “增长极”,更成为农村思想政治建设的 “主力军”,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亓文 , 杜宝玲 .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基于 SWOT 模型分析 [J]. 安徽农业科学 ,2023,51(04):253-255+275.
[2] 魏佳, 张冰彦, 魏湛越, 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土地流转的适应性发展探究——以四川省为例 [J]. 山西农经 ,2022,(09):89-92.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2.09.029.
[3] 谢祥英 . 土地流转视角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路径 [J]. 商业文化 ,2022,(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