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抗挫折教育”思想的实践策略
代国峰
牡丹江市海南朝鲜族乡汉族中心校 157000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成长过程较为顺遂,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往往显得脆弱。而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抗挫折教育”思想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能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历挫折、感受挫折,并学会如何应对挫折,从而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挫折、压力等逆境时的适应与恢复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面临体能挑战、技能学习困难、比赛失利等挫折情境。通过不断经历这些挫折并努力克服,学生的心理韧性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在长跑训练中,学生可能会在中途感到体力不支、呼吸困难,产生放弃的念头,但如果在教师的鼓励下坚持完成训练,就能逐渐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二)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往往需要学生具备坚持、自律、勇敢等意志品质。在渗透“抗挫折教育”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了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任务,如掌握复杂的体操动作、在篮球比赛中落后时不气馁继续拼搏等,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和恐惧心理,不断挑战自我。这种持续的努力和坚持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未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时,也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抗挫折教育”思想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挫折情境,激发学生挑战欲望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挫折情境。例如,在进行跳远教学时,设置不同高度和远度的起跳线,让学生从较低难度开始尝试,逐渐增加难度。当学生在尝试更高难度的起跳线时可能会遭遇失败,如跳不过去或姿势不正确等。这种挫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如何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跳远成绩。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挫折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运用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运动员克服挫折、取得成功的案例,如刘翔在伤病困扰下依然坚持训练,最终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邓亚萍身材矮小,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训练成为世界乒乓球冠军。通过讲述这些榜样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挫折是成功路上的必经之路,只要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挫折。此外,教师自身也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展现出积极应对、永不放弃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抗挫折需求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抗挫折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于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具有较高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如参加校运会的比赛项目,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锻炼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从基础的体育技能训练入手,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进行对抗性较强的比赛训练,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先进行简单的运球、传球技巧练习,当他们掌握一定技能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四)加强情感交流,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遭遇挫折时,他们的内心往往比较脆弱,此时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例如,在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失利后,教师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坐下来一起分析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先肯定他们在比赛中付出的努力,比如“你在比赛中跑得很努力,一直没有放弃,这一点非常棒”,或者肯定他们在比赛中表现出的优点,如“你的防守意识很强,在比赛中成功地阻止了对方好几次进攻”。然后,再与学生一起探讨比赛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告诉他们“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训练,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下次比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通过这种情感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学生在知道教师理解他们的努力和感受后,会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指导,从而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五)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高抗挫折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经历挫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学生完成一次体育测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因为训练不够刻苦、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还是因为比赛时过于紧张等。通过自我反思,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改进计划,并监督他们执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抗挫折教育”思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挫折情境、运用榜样示范、实施分层教学、加强情感交流以及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等实践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抗挫折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22,(36).170,172.
[2]于乐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研究[J].高考(综合版).202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