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才让卓玛
德令哈市第一中学817000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不但不再单纯地传授某一语言知识,还强调学科间的互通渗透。跨学科教学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等。但现阶段,初中英语学科间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科教学整合不到位或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等等。因此,探索可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教学很有必要。
、以主题为引领整合跨学科知识
基于主题的各学科融合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初中阶段英语跨学科教育重点策略就是利用主题将不同学科内容融合。一个主题可以作为一个锚点把多学科知识点和技能联结起来。以某个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不仅学习英文的语言技能还可以学习其他学科与主题有关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比如科学、美术和社会等。多学科知识相融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和创造能力。运用主题导向的授课方式有利于贴近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教授效果。
以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动物朋友”,这和生物中的动物相关度非常高。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不同动物在生物中行为习性、生活环境、食性等特点,指导学生理解各种生物的知识内容,如在讲述不同动物单词以及语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生物进行分类的知识点,告诉学生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等,并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还可让学生思考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学、社会学角度考虑如何保障动物的价值。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同时也对学生生物科学知识和运用有了一定的培养作用。
二、开展项目式学习促进跨学科实践
项目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是指让学生参与到实践项目任务当中,从而锻炼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跨学科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英文科及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及技巧,以强化多个学科的实践技能。项目式教学大致分为四个流程:计划、实施、展示、评价,每个流程学生都需要运用到各种领域的知识、技巧,如此,学生将了解如何协作、如何提出解决方案、如何进行创意设想,以至提升综合能力。
以《Unit 5 Fun Clubs》为例,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在学校里的各种俱乐部和社团活动。教师可通过一项项目化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分组建立自己的俱乐部。在建立俱乐部的过程中,学生需用英语进行调研活动,了解同学们的喜好及需求,确定俱乐部的主要方向及各类活动主题。比如,若要建立一个音乐俱乐部,就需要调研学生的偏好音乐风格、乐器等并用英语制定出一份关于俱乐部的建立方案,之后才是落实方面的活动,即需用英语进行推销以及招收会员、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音乐会、音乐比赛等)。最后,还需展示部分,即用英语对全班同学阐述建立俱乐部的全过程、成绩以及获得的经验教训等。通过上述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英语能力,还可以锻炼自身的组织、交际以及创新能力并增加他们参与校内各类团队活动的广度与深度。
三、融合信息技术丰富跨学科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在初中英语跨学科学习环境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立体、多样的学习材料,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具、视频、声音等,向学生们展示和课堂主题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予他们直接体验,也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教育APP等设备向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线上测试、在线辅导、实时沟通等,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与兴趣。
以《Unit 4 Eat Well》为例,教师可利用虚拟实验室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食物里的营养成分展开探究性学习,通过网络上虚拟实验室的模拟探究过程了解各类食物里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并用英语对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表达;教师还可利用做菜程序软件对食物的合理搭配进行科学的制作,再用英语表达制备过程及相关食物里的营养成分。这样一来,学生就在英语学习中更加细致与深入地理解与掌握了相关的食物营养理论,并培养了动手能力。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保障跨学科教学质量
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被认为是保障跨学科素养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开展跨学科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往往不能全面、公正地考核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多元化的考核制度包括了整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教师对学生评分与学生对教师评分与互评等各种评价手段。其中过程性评价更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结果,如参与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终结性评价则倾向于评估学生最终掌握程度,如任务完成情况、考试成绩、课题报告等。而且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身评价交叉使用可以使学生更清楚认识自身所处学习状态,找到优点与不足,从而制定改善计划。用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继而提升跨学科教学质量。
以《Unit 2 We're Family!》为例,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和评价学生对家庭文化及有关家庭的信息的收集归纳及呈现能力,以及学生制作家庭文化展品、作品的情境表现。比如,从学生搜集的信息中,看看他们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有无归类,是否分类,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独立自主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而在最后的结果性评价中,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家庭文化成果作出评分,比如说是否准确用英文表达,是否真正了解了自己所在家庭等;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评、互评,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这样一个评价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跨学科的教学质量。
总之,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是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深入、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在充分挖掘和分析英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渗透,通过学科的相互贯通来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敏.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4(20):168-170.
[2]密欣亿.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思路[J].读写算,2024(28):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