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策略

作者

赵敬军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泉小学 山东泰安 271000

引言

在教育理念持续革新的大背景下,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追求。过往传统的学科孤立教学模式,因各学科相互割裂,在知识传递与能力塑造方面存在局限,已愈发难以契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需求。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构成,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能够以特定主题为导向,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学生在围绕主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领悟,更能切实提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逐步培育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着重于对该教学策略的研究,推动数学教学革新。

一、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通常侧重于书本知识的机械传授,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变化。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抑制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而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则成功突破了这一沉闷僵局。它通过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科学实验、艺术创作、语文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其他学科领域紧密相连,创设出丰富多元、生动鲜活且饶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下,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被充分激发,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身于数学学习活动,显著提升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综合素养

在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中,各类问题的解决鲜少仅依赖单一学科知识,而常常需综合调用多学科知识体系。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精准模拟了这种真实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在完成既定主题任务的过程中,面临多元挑战【1】。他们既要凭借数学知识进行严谨的计算、深入的分析以及合理的推理,又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架构与方法路径,去透彻理解问题、探寻有效解决方案。在此期间,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思维、科学探究、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得以同步锻炼,进而高效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三)深化数学知识理解

把数学知识融入跨学科主题情境,能让学生深入洞察数学知识的本质,明晰其应用价值,使数学从抽象孤立的公式定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得力工具。并且在跨学科学习中,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也能够得以强化。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融入经济学科中的利率、折扣等概念,学生通过计算银行存款利息、商品折扣价等实操,深度领悟百分数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对其概念与算法的认知更为深刻,记忆也更为牢固。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选择主题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教学中精心筛选主题,不仅能够保障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深度激发学生内心潜藏的浓厚兴趣,使其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还能够精准锚定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节点,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筑牢根基。而在选择主题时,紧密关联生活实际是重要原则。“家庭水电费用统计与分析”这一主题就非常的适合。在该主题下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熟练运用数学领域中的统计知识,逐月细致记录水电表的读数,并通过严谨的计算确定每月的费用支出情况【2】。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切实强化,更为关键的是,学生能够真切领悟数学知识在家庭理财这一现实场景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从科学学科的视角出发,学生还可以深入探究水电消耗与日常使用习惯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长时间开启各类电器设备会如何显著影响电量的消耗,水流大小的变化又怎样与用水量紧密关联,从而顺利达成数学与科学学科知识的自然且深度的融合。

(三)整合多学科资源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实践中,由于小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实践能力尚待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诸多困难。面对这一现状,教师需要积极做好帮扶工作,主动地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教学活动源源不断地输送丰富素材,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首先,教材资源整合构成了跨学科教学的基石。教师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之间潜藏的内在联系【3】。以“测量不规则物体表面积与体积”这一主题为例,数学教材中关于图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与科学学科中物体表面积、体积测量实验有着紧密的呼应。教师就可以据此精心设计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测量方法,如分割、拼凑等手段,尝试对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进行测量与计算。同时,结合科学实验的严谨流程与方法,利用排水法等科学实验手段来验证数学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切实加深对数学与科学知识的理解,明晰不同学科知识在解决同一问题时的协同作用。此外,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主题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资料,像是了解古今中外不同的测量方法与案例,从历史学科的视角探究测量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感受数学知识在不同时代的应用与传承,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

(三)设计融合性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中,设计融合性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营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场景,助力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深度融合,进而切实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制作环保手工饰品”这一主题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与组织问题导学活动,提出具有启发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像是“如何精准估算制作环保手工饰品所需材料的数量及成本?”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需要充分调用数学运算知识,精确计算材料用量与成本价格【4】。同时,紧密结合美术学科对于饰品设计的专业要求,细致考量材料的色彩搭配是否协调、质地选择是否契合设计风格,以确保饰品兼具美观性与艺术性。并且还需要从科学视角出发,深入思考材料的环保属性,探索如何通过废旧物品的巧妙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践行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与解决,学生能够将数学、美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会贯通,实现知识体系的整合与升华。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小组成员依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明确分工,围绕饰品制作的各个环节,共同探讨、深入分析,协同制作出精美的环保手工饰品以及详尽的制作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显著提升了数学实践应用能力,还在团队协作中锻炼了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全方位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选择主题、整合多元学科资源、构建融合性教学活动等策略的落地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深度培育其综合素养,助力学生透彻理解数学知识。不过,该教学模式的推行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持续更新理念,提升跨学科教学水平,强化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协作,以此推动其持续完善,培育出契合新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烨.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 小学生( 中旬刊),2025,(01):37-39.

[2] 李海燕.“ 新课标” 导向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策略[J]. 读写算,2024,(36):79-81.

[3]张丽.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教学路径探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4,(08):29-31.

[4]胡楹淇,周阳.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的实施与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2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