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作者

张婕

常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益繁荣,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作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必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中的关键作用

(一)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深刻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政治高度认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工作始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三)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增强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增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应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四)推动工作创新与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启发工作人员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工作人员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时,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不断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升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三、新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工作理

1.树立服务型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服务消费者紧密结合,从传统的教育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关切,将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不仅要注重解决具体的消费纠纷,还要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背后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让消费者在获得权益保护的同时,感受到机构的关怀和温暖。

2.强化互联网思维

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例如,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消费维权信息、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同时通过在线留言、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与消费者的实时互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3.坚持与时俱进,关注新兴消费领域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兴消费领域不断涌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研究新兴消费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积极应对新兴消费领域带来的挑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

有效的权益保护。

(二)利用新媒体,拓展工作渠道

首先,整合各类新媒体资源,打造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在内的多元化新媒体宣传矩阵。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和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宣传策略和内容。例如,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深度的消费维权文章和政策解读;在微博上及时发布消费热点事件和维权动态,吸引用户关注和讨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制作生动有趣的消费维权短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消费者普及维权知识和技巧,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吸引力。其次,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互动活动,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例如,举办消费维权知识竞赛、线上征文比赛、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等活动,设置相应的奖品和奖励,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传播消费维权知识,还能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最后,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关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网络舆情动态。对于负面舆情,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发现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一方面,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论述。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参观等形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消费维权技能、新兴消费领域知识、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邀请专家学者、一线执法人员等进行授课,同时鼓励工作人员自主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针对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模式,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开展模拟执法和案例分析等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应对新兴消费侵权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与市场监管、公安、司法、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执法、联合维权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处理涉及食品安全、医疗美容等领域的消费侵权案件时,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消费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四、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应对这些挑战、提升工作水平的关键。在未来的工作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持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放心、公平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索艳明.面向未来: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新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24(02)

[2]陈晓琴.浅议公立医院政工干部的能力建设[J]就业与保障,2023(05)

[3]肖建洪.林业政工干部队伍的创新建设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