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路径探索
谢晓晖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引言
思政工作、文化建设属于国企中必不可少的两项工作,二者虽然分属于不同部门,但是在工作内容、价值导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点和共通性。企业可以将思政工作、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助力工作成效的不断增长。在二者的融合模式下,文化活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形式,有效拓展其工作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员工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给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指引,使文化建设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其文化价值观符合政治要求。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联
思想政治工作归属于政治领域,由企业党组织负责这一工作,其工作核心就是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凝聚员工的思想共识[1]。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常是由管理层主导文化建设,该工作侧重于企业管理实践,其工作目标是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二者虽在工作目标、实施主体上有一定的区别,但二者在价值导向、功能作用、创新驱动等领域具有共通性、互补性,能巧妙融合到一起。
思政工作中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等,与企业文化中的团队协作、乐于奉献等观念具有一致性。在国有企业中,思政工作是通过政治学习、思想引导等多元化的手段,增强员工的政治认同感,企业文化是通过制度建设、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员工职业素养。思政工作偏向思想上的引领,文化建设则更注重行为上的塑造,二者的功能作用呈现互补趋势,将这两项工作融合到一起,更有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促进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思政工作将为企业创新改革指明方向,文化建设将激活创新动力,增强员工的自主创新积极性,推动管理模式、生产技术不断革新[2]。
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企业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
要促进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能简单地将员工看作受教育者,而是要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其思想动向与政治水平,合理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在思政与文化建设融合过程中,要加强对员工的关怀和心理疏导,既要提供物质层面的帮扶,又要重点关注其精神文化需要,组织多元化的企业文化活动,利用这一方式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逐步增强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需要与工作实际、员工生活相结合,给予其有效的思想引导,以发展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情怀和职业素养等。
(二)加强顶层设计
新时期,融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时,国企应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层面明确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可以基于党建引领文化、文化赋能党建的指导思想,对企业文化价值观做出一定的优化,将党的思想与创新理论,融入到企业文化价值观中,进一步强化党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力。另外,在组织建设方面,国企可以实行双向嵌入,也就是说,让党组织成员加入文化委员会,协助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双方合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同时,文化部门负责人,也要积极参加思政工作的相关会议,从中学习更多的政治文化知识,保证政治要求与文化建设的契合性。在实行顶层设计过程中,国有企业还要做好制度建设,利用明确的制度条文规范工作流程,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给思政工作、文化建设的同步规划,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制度支撑[3]。
(三)注重数字赋能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国企思政工作创造了极大地便利,直接带动了这一工作的创新。在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企业可以深化数字赋能,将新兴数字技术融入到工作中,以数字平台为纽带促进二者的融合,助力其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此,国企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一个智能化的融合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开展思政工作与文化工作,促进管理人员的有效协同。智能融合平台要具备在线学习、互动交流、舆论监测等功能。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安排线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让员工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还可以多方收集员工工作数据,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与思想动态等,给其推送个性化内容,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在文化建设领域,企业可以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创设一些虚拟化的文化场景,给员工带来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员工的情感共鸣。
(四)丰富文化活动
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要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借助轻松有趣的文化体验,灵活渗透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如此,思政工作途径更加多元化,员工的学习热情更高,学习空间也会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提升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基于此,企业要创新文化活动,可以定期组织员工拓展训练、团建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使其更好地认识彼此。另外,国企也可以结合传统节日,组织文化活动,包括企业春晚、欢度中秋节、端午赛龙舟等,依托此类节日庆祝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员工归属感。融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从思政的角度开展文化活动,比如组织红色文化演讲活动、征文比赛、思政知识问答竞赛等。通过这一类文化活动,促进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不断深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切实提升文化建设水平。
(五)建设人才团队
国企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顺利融合,一定离不开思政人才的支持,只有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才能保障融合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基层党组成员培训,可以定期邀请高等院校、党校的专家学者,来企业中开展培训工作,以这一方式教导党组成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工作团队,给企业的思政工作提供保障。除了专业的培训活动外,企业还要鼓励党组织成员自主学习,让其利用互联网平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保证国企思政工作与时俱进,彰显思政教育的先进性。国企大力培养思政工作人才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对干部队伍的培训,应结合思政工作、文化管理特点,组织管理技能专项培训活动,让其充分发挥领导能力,制定合理化的工作决策,引领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人才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保障,唯有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实现思政与企业文化的融合[4]。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向前迈进,国企思政工作迎来了新要求、新挑战,将这一工作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已成为工作改革的主要立足点。为了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国企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为二者的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企业要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组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基于不同的维度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观念,给予员工正向的思想引领,助力国企蓄势腾飞。
参考文献:
[1] 张晓涵.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12):3.
[2] 石晶.探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人文之友, 2021,000(013):25-26.
[3] 孙珊珊.探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3):0110-0113.
[4] 张瑜.探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融合[J].区域治理,2021, 000(03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