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备考策略与实践研究
张宇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221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已成为行业准入硬性要求,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能否顺利取得教师资格证,直接关系到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起点。但目前部分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备考方面仍存在显著短板:理论知识碎片化,对保教知识与能力中幼儿发展规律等考点理解欠缺,且实践操作与考试衔接不足,模拟试讲和活动设计常脱离真题要求。此外,因备考时间长、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心态的学生不在少数。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合理的备考策略与实践模式,不仅能助力学生高效破解备考难点、提升通过率,还能推动幼儿教育专业与行业需求精准衔接,为学前教育领域培养优秀教师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备考策略
(一)理论夯实
根据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强而理论弱的短板,围绕教资考试中的《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核心重点,建立模块化+案例化的学习模式。将零散的理论归纳成幼儿发展规律、幼儿园保教原理等八个大模块,每个模块都与幼儿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比如用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的例子来分析“幼儿情绪发展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点。与此同时,通过学校内部的微课资源,针对容易混淆的考点,比如幼儿园游戏类型和指导策略,做成5-8 分钟的精讲视频,让学生能够在碎片化复习回顾,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能与实践相结合,不会让学生死记硬背[1]。
(二)实践强化
紧密围绕教资面试试讲+活动设计的中心环节,以校企合作幼儿园为依托,搭建实践备考基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每周一次的真题引导训练,并将其与历年真题相结合,首先按照真题要求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在幼儿园的实际课堂上进行试教,由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现场点评,着重解决活动环节衔接不够自然、对幼儿的回答缺少针对性等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会组织定期模拟面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扮演“考官”和“考生”,通过互相点评,找出试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应试实践水平。
(三)心理调适
针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备考时间较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问题,应采取分阶段+个体化心理辅导方式。在备考前期帮助学生设定小目标,比如每 理论模块 免因 目标不明确而感到恐惧;在中期成立4-5 人的同伴互助小组,分享备考 期在模拟面试失利的学生,会有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沟通,对问题根源 入 反复模拟试讲直至熟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另外,定时推送备考心理小贴士, 候进行合理分配,防止过于劳累,并在备考中维持心态[2]。
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实践研究
(一)依托校企合作基地开展模拟试讲
以校企合作基地为依托进行模拟试讲,其关键在于突破校内模拟脱离真实教学场景的限制,使教资面试试讲要求与幼儿园实际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在实际操作中,该校与10 所合作的公立幼儿园达成“备考实践共建机制”:由幼儿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班级,从小班到大班各2 个、教学工具和骨干师资。学校根据教资面试大纲,制定分阶段实践计划。每个星期都会有学生到该基地参观,首先观察幼儿园教师的常规课程,学会“导入阶段怎样抓住幼儿注意力”、“环节怎样自然过渡”等实用技能;然后,根据历年教资面试真题,比如健康领域活动设计、语言领域故事教学,在真实班级课堂上进行15-20 分钟的模拟试讲,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就幼儿接受程度和教学目标达成程度两方面进行现场指导,而学校专业教师就教资考试的评分标准,比如教姿教态、时间把控、重难点突破等进行补充点评,让学生不仅贴合教学实际,又精准对接考试要求[3]。
例如,在中班健康活动:学习如何正确洗手的试讲实践中,某学生在学校早期制定的教学方案,只是照搬了教参流程,没有顾及中班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特性。到了合作基地后,在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她首先对基地中班幼儿的洗手习惯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幼儿对“七步洗手法”的操作方法并不清楚,更喜欢于与人互动游戏。因此该学生调整了计划:以基地常用的卡通洗手池贴画作为工具,把洗手过程编成童谣,然后在试讲过程中增加“找错误”的游戏:让幼儿指出同伴不正确的洗手方式。试讲中,幼儿的参与热情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学校教师指出没有呼应教资考试中的延伸活动要求。之后,学生又补充了“让幼儿回去教会家长洗手”的延伸部分,既符合幼儿园的教学规律进行,又达到考试评分的目的。该学生在教资面试中,通过三次基地试讲打磨,取得了较高分数,并成功的通过了考试。
(二)利用“考点 + 案例”微课突破理论难点
为解决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对《保教知识与能力》中的一些抽象理论,如幼儿发展心理学和幼儿园教育原理的理解不深入,难以记住的问题,团队与学校专业教师及合作幼儿园骨干教师共同研制了“考点+案例”系列微课,形成考点拆解——实例匹配——应用讲解的学习思路。微课以教资考试大纲为主线,首先对幼儿思维发展阶段、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等12 个重难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收集来自于合作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实例,以动画演示、实拍剪辑等方式,把理论考点和案例情景相结合,比如在讲解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时,首先要弄清楚考点要求,然后,再播放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做“3+2”时用积木计数的实拍视频,并在案例中标记出能反映思想特点的重点。最后,根据教资真题的题型,说明怎样利用案例来佐证考点,防止学生死记硬背,不会运用。微课时长控制在5-8 分钟,并将其上传到学校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实训时间进行自学,并通过“考点+案例”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4]。
例如,“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这一难点考点中,之前大部分学生只能背诵“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内容,在答题时,不能与案例结合,教资模拟考试中,该考点的准确率只有 38%。团队研发的对应微课,首先将考点分解,然后将其嵌入到合作幼儿园的中班构建游戏案例中:实拍幼儿共同建造幼儿园城堡时,如何协商分工,计算积木数量,解决“城墙倒塌”问题,并在视频中配有本环节与游戏促进社会性发展考点相对应。同时,微课末尾还结合真题,展示了在材料分析题中,首先要回答理论价值,然后是案例细节佐证。微课投放后,通过学生反复观看,并结合习题巩固,一个月后,模拟考试中这个考点的准确率大幅度提升,很多学生反映现在看见理论,能立刻想到幼儿园里的真实场景,答题时不再没话说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备考策略和实践路径,可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备考重难点,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大力推动专业教育和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参考文献
[1]王明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模拟面试中的问题解析与应对策略——以 M 幼专学前师范生考前模拟面试为例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3, (05): 176-180.
[2]黄玲丽. 资格证考试背景下的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以《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为例 [J]. 品位·经典, 2022, (05): 71-74.
[3]石淼. 新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J]. 当代教研论丛, 2018, (05): 91.
[4]李晓,刘艳莉.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地位及教学实践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5, 39 (02):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