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及财务管理应对策略研究
周楚玲
深圳市鹏瑞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引言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但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从财务管理角度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和理论价值。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一)企业自身因素财务制度与信息透明度
部分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账目混乱。有些企业为了避税,甚至存在多套账本的情况,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信息透明度低,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信贷风险,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的意愿。
信用等级与诚信意识
民营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小、财务不规范等原因,在信用评级体系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诚信意识淡薄,存在恶意拖欠贷款、逃废债务等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民营企业整体的信用形象。这种不良信用记录在金融机构间共享,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往往会对民营企业提高融资门槛、减少授信额度。
(二)金融体系因素银行贷款偏好
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在信贷投放上更倾向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规模大、资产雄厚、政府隐性担保等优势,银行认为向其贷款风险较低。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风险特征,在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中得分较低。据调查,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比国有企业高出 2 - 3 个百分点,且贷款额度有限,审批流程繁琐,这使得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的难度较大。
金融产品单一
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 ,难以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仍集中在传统的银行贷款,而针对民营企业特点的创新型金融
,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等,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覆盖范围有限。对于一些处于成长期、具有高成长性但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的科技型民营企业,现有的金融产品无法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
(三)外部环境因素担保体系不完善
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尚不完善,担保机构数量有限,且担保能力较弱。担保机构为了控制自身风险,往往要求民营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如房产抵押、股权质押等,这对于缺乏有效抵押物的民营企业来说,增加了融资难度。同时,担保费用较高,一般在 3%-5% 左右,进一步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银行在担保贷款中承担的风险较小,导致担保机构风险集中,影响了其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的积极性。
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政策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导致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在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部分地方政府对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民营企业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无法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设立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由于申请条件苛刻、审批流程复杂,真正受益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
三、财务管理应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策略
(一)优化财务状况
完善财务制度
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制度,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规范财务审批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
加强成本管理
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从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采购流程,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加强销售费用管理,优化销售渠道,提高销售净利率。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升企业在融资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强化信用管理提升信用等级
民营企业要重视自身信用建设,积极参与信用评级。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按时足额纳税,遵守合同约定,杜绝不良信用记录。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通过提升信用等级,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和额度。
加强信用信息披露
主动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披露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企业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提高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成本和风险。可以通过企业信用网站、信用报告等方式,展示企业的信用状况,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
(三)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方式,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对于科技型民营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向银行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于有大量应收账款的企业,可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盘活资金。供应链金融则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上下游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通过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加强资本市场融资
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应积极寻求资本市场融资,如通过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上市融资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对于暂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可通过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为未来上市融资奠定基础。
利用民间资本
合理利用民间资本,如通过股权众筹、民间借贷等方式筹集资金。但在利用民间资本时,要注意规范操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可以与民间资本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投资项目,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管,规范民间融资市场秩序,为民营企业利用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结论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由企业自身、金融体系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民营企业需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通过优化财务状况、强化信用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等策略,提升自身融资能力。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完善担保体系,共同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立伟。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 [J]. 财经研究,2024 (5): 45 - 56.
[2] 李自君。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J]. 金融论坛,2023 (8): 23 - 32.姓名:周楚玲
出生年月:1990 年 10 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广东汕头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高级财务经理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单位名称:
省市: 广东省深圳市
邮编: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