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
陈浩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七中学 065000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变革浪潮中,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深刻影响着各学科教学方向。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板块,通过对空间与图形的认知、分析和操作,对塑造学生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意义深远。然而,传统碎片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育需求,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探索核心素养下 “图形与几何” 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1.1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根本导向,重新定位单元教学。它跳出传统单课时教学局限,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整合,围绕核心概念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挖掘各知识点间的递进关系与横向联系,使学生不仅掌握具体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计算等知识,更能理解图形变换、度量方法等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奠定基础。
1.2 核心素养与 “图形与几何” 教学的关联
“图形与几何” 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认识图形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借助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将抽象数学概念直观化,提升几何直观能力;在探究图形性质、推导计算公式过程中,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反过来,核心素养导向也对 “图形与几何” 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促使教学目标从单纯知识技能传授,转向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并重,教学内容选取更注重与生活实际、数学文化的融合,以更好地实现素养培育目标。
1.3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图形与几何” 知识,避免因知识碎片化导致的理解片面、记忆模糊问题。通过系统梳理知识,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不同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升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整体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探究、合作学习活动,在解决综合性问题过程中,促进多种核心素养协同发展。从教学层面看,单元整体教学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教师可根据单元目标统筹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作业练习,减少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当前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设定问题
当前部分教师在 “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设定上,缺乏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理解与落实,仍以知识技能目标为主导,忽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素养目标的培养。目标设定往往局限于单课时内容,呈现碎片化特征,未能从单元整体出发,明确各课时目标间的逻辑关系与递进层次,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此外,目标设定未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基础和兴趣需求,与学生实际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和素养培育质量。同时,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模糊笼统,缺乏可观测、可评价的具体指标,使得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有效落实与评估,进一步弱化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导向作用。
2.2 教学内容组织问题
教学内容组织上,“图形与几何” 知识常被分割成孤立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整合与结构化呈现。教学中过多关注图形特征、公式记忆,忽视知识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联系,学生难以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应用场景。同时,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学生难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降低学习兴趣。此外,对 “图形与几何” 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挖掘不足,如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联、图形变换与度量的联系等,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2.3 教学方法实施问题
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传统讲授法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机会少,难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空间观念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和操作实践,学生对抽象图形的理解困难。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多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发展、合作能力等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3.1 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内涵,结合 “图形与几何”单元内容,制定体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多维度的单元整体目标。将单元目标合理分解到各课时,确保课时目标既具有独立性,又与单元整体目标保持逻辑一致,形成递进式目标体系。同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清晰指引。
3.2 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对 “图形与几何” 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核心概念为统领,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各知识点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引入丰富的生活实例,如建筑设计、家居装饰中的图形应用,将抽象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应用价值。深入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促进知识迁移,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3.3 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探究式、项目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几何画板、3D 建模软件等,将抽象图形直观化、动态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特征和变换规律,发展空间观念。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成果评价等方式,全面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思维发展、合作能力等素养发展过程,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学习提供有效指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四、结论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顺应教育改革趋势、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教学内涵与意义,剖析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教学策略,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弊端,实现知识教学与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落实相关策略,不断探索创新,推动 “图形与几何” 教学变革,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数学学习和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甜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变化及教学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 [J]. 林区教学 ,2025,(03):111-116.
[2] 王军 , 徐翀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学习评价任务的实践研究 [J]. 小学教学参考 ,2025,(14):17-20.
[3] 吴涛, 黄华.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 河南教育( 教师教育 ),2025,(04):66-67.
此论文为廊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242063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