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
韩丁龙
身份证号码:62262819970611557X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工程项目复杂度提升,传统施工依赖人力经验、管理依靠粗放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为建筑工程注入智能化施工与信息化管理的新动能。智能化施工技术可提升建造精度与效率,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然而,当前技术落地与管理融合仍存在诸多阻碍,探索其协同发展路径对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 智能化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提升作用
智能化施工技术从多个维度重塑建筑工程建造模式。在施工精度方面,基于 GPS 定位与激光扫描的测量技术,可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有效避免因施工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在施工效率上,自动化机械设备如智能塔吊、预制构件安装机器人,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显著缩短工期。此外,智能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应力变化等,提前预警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还降低了人力依赖,推动建筑施工向精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1.2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核心价值
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程实现高效运作的核心支撑。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构建涵盖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三维信息模型,实现各参与方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避免信息孤岛。项目管理系统能够对进度、成本、质量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例如通过进度管理模块直观展示施工进度偏差,及时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对历史工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新项目提供风险评估与决策参考,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预见性,有效降低项目管理风险。
1.3 两者协同发展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协同发展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技术层面,智能化施工产生的实时数据为信息化管理提供精准素材,信息化管理的决策指令又指导智能化施工优化;管理层面,两者结合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一体化管控。这种协同发展能够显著提升行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助力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1 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现状
目前,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已有一定程度应用。在超高层、大型桥梁等复杂工程中,BIM 技术已普遍应用于设计与施工阶段,通过虚拟建造优化施工方案;部分项目试点应用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对施工人员的实时定位与健康监测。信息化管理方面,多数大型建筑企业已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的初步数字化管理。然而,整体应用水平仍不均衡,中小企业受资金与技术限制,智能化与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且技术应用多集中在单一环节,缺乏系统性整合。
2.2 制约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涉及多个层面。技术层面,部分智能化设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且设备兼容性差,不同系统间数据难以互通;管理层面,企业对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认知不足,缺乏顶层设计,部门间协作不畅,导致技术应用流于表面。此外,资金投入也是关键瓶颈,智能化设备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短期收益不明显,使得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同时,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完善,也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3 技术与管理融合存在的难点
技术与管理融合过程中面临诸多难点。一方面,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需要管理模式的深度变革,传统层级式管理架构难以适应数字化、扁平化的管理需求,组织架构调整与流程再造面临较大阻力。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差异大,沟通成本高,技术人员对管理需求理解不足,管理人员对技术应用缺乏专业判断,导致技术与管理 “两张皮” 现象。此外,数据安全问题突出,工程数据涉及商业机密与公共安全,数据采集、存储与共享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机制尚不完善。
三、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策略
3.1 推进智能化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推进智能化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需从多方面发力。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施工设备与软件系统,突破技术瓶颈。建立技术示范项目,通过标杆工程展示智能化施工技术优势,引导企业学习借鉴。同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智能化施工技术应用流程与质量要求,促进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此外,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提升我国智能化施工技术水平。并且,注重产学研成果转化,加速新技术落地应用。
3.2 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优化
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优化应注重系统性与实用性。构建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 BIM、项目管理、物联网等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提升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支持。定期对平台进行升级迭代,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优化功能模块,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建立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安全机制,保障工程数据安全。还要推动平台与新兴技术融合,拓展应用场景。
3.3 完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是推动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高校应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智能建造、工程管理信息化等相关专业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企业建立内部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管理水平。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智能化施工与信息化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此外,加强行业人才交流,举办技术研讨会、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并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定向输送专业人才。
四、结论
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程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分析其重要性、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可知,两者协同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率与行业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的持续推进,智能化与信息化将在建筑工程领域实现更深度的融合,推动行业向绿色、智能、高效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熊飞 .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J]. 居业 ,2023,(07):64-66.
[2] 孙海龙 .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施工策略实践探索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03):132-134.
[3] 江贞冀 , 曲胜 , 张山 , 等 . 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策略分析[J]. 建筑科技 ,2022,6(06):42-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