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作者

陈璟

福建省三明市第三中学 365001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策略探究,从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传统文化渗透的实际困境出发,探析其具体表现形式及成因,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导入方式与运用途径,并就教学实践活动中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提出创新性建议。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活动、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等多维度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文化与初中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提升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与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困境与表现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倾向于采用单一化的讲授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缺乏系统性,传统音乐文化素材的运用较为零散,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部分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层内涵。课堂教学中对传统音乐作品的演绎和讲解过于表面化,忽视了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与审美价值。

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对其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较为肤浅。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考察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与体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挖掘与整合。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深度不够,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学校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相关课程设置和活动开展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在教学环境建设方面,传统音乐文化氛围营造不足,难以形成浸润式的学习环境。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导入与运用

教学内容需要系统化选择传统音乐作品,通过文化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在教材编排上应注重对传统音乐作品的阐释和诠释,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要深入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特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通过示范演唱、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音乐的艺术内涵。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重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音乐欣赏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加强教学反思与改进,不断提升传统文化融入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与适应性。构建完整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将其有机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全过程。

以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藏高原》为例,教师需要从青藏高原这一地理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帮助学生了解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在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聆听原唱版本,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教师应该讲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如民族调式、演唱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这首作品。在演唱训练时,注重藏族民歌特有的声音质地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模仿和体验。教师需要结合歌词内容,让学生感受藏族同胞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组织学生分组演唱,创设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重唱、齐唱等,增强学习趣味性。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艺术意境。通过多角度的文化解读和艺术实践,使学生深入领会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提升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三、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学校应积极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组织传统音乐艺术社团活动,开展传统音乐节、戏曲表演等特色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地方传统音乐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采风活动,深入了解地方音乐文化特色。邀请民间艺术家进校园,开展传统音乐文化讲座和展演,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建立校内传统音乐文化展示空间,收集整理相关文化资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传统音乐主题班会和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度和体验感。利用节假日契机,组织传统节日音乐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参与传统音乐作品的创新演绎,激发创造性思维。建立校际交流机制,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整合家校资源,推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共同开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保卫黄河》为例,教师应该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这首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观看相关历史资料影像,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史实。邀请历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内涵。组织学生访谈抗战老兵或其后代,收集整理相关历史故事和口述资料。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排演情景剧,将歌曲与历史故事相结合,以艺术形式再现那段峥嵘岁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黄河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以《保卫黄河》为主题的校园歌咏比赛,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力量。组织学生创作配乐朗诵、舞蹈等艺术作品,丰富表现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这首作品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结论:初中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设计优化、实践活动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困境与表现,明确改进方向和重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科学导入与有效运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创新教学实践活动,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教师应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学校需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其传统文化教育能力,还应该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参考文献

[1] 韩玉强. 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与实践探索[J].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10):148-150.

[2] 蒋娟. 简述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J]. 精品生活,2023,29(10):100-102.

[3] 刘晓翠. 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探讨[J]. 中国民族博览,2024(14):157-159. DOI:10.3969/j.issn.1007-4198.2024.1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