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免疫监测的猪牛羊口蹄疫精准防治措施探讨

作者

王小庆

衡南县近尾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一、引言

猪牛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口蹄疫病毒具有血清型多、变异性强等特点,使得其防控难度较大。免疫接种是预防口蹄疫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纯的免疫接种并不能完全保证动物群体的免疫效果。基于免疫监测的精准防治措施,能够实时了解动物群体的免疫状态,及时发现免疫空白和薄弱环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猪牛羊口蹄疫的有效防控。因此,深入探讨基于免疫监测的猪牛羊口蹄疫精准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免疫监测在猪牛羊口蹄疫防治中的作用

2.1 评估免疫效果

免疫监测能够通过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准确评估免疫接种后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情况。例如,采用液相阻断 ELISA 等血清学检测方法,可测定动物血清中对口蹄疫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含量。若抗体水平达到或超过保护阈值,表明动物机体获得了有效的免疫保护;反之,则提示免疫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调整免疫程序或更换疫苗。通过定期开展免疫监测,可动态掌握猪牛羊群体的免疫效果,确保免疫接种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为防控口蹄疫奠定基础。

2.2 发现潜在感染

在部分情况下,动物可能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即感染了口蹄疫病毒但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免疫监测不仅可以检测抗体,还能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如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动物体内是否存在口蹄疫病毒核酸。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感染动物,尽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早期发现潜在感染对于控制口蹄疫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能够将疫情扼杀在萌芽状态,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

2.3 指导免疫策略调整

不同地区的猪牛羊养殖环境、口蹄疫流行毒株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免疫策略。免疫监测数据能够反映当地猪牛羊群体的免疫状况、病毒感染情况以及流行毒株的特点。例如,若某地区多次监测发现特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感染率较高,且相应血清型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就可考虑更换更匹配的疫苗或调整免疫程序,如增加免疫次数、调整免疫剂量等。基于免疫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策略,可提高免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增强猪牛羊群体对口蹄疫的抵抗力。

三、当前免疫监测存在的问题

3.1 监测体系不完善

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免疫监测体系,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监测样本的采集、运输、保存以及检测方法的选择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样本采集过程中,如果采样部位不准确、采样数量不足或采样器具未严格消毒,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此外,监测频率不合理,不能及时反映猪牛羊群体的免疫状态变化,也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

3.2 技术力量薄弱

基层兽医站等一线防疫部门的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免疫监测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例如,在一些先进检测技术,如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应用上,存在操作不熟练、数据分析不准确等问题。同时,基层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限制了免疫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技术力量的薄弱使得免疫监测工作难以高效、准确地进行,影响了精准防治措施的实施。

3.3 资金投入不足

免疫监测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检测试剂、仪器设备,以及开展技术培训等。然而,目前部分地区对免疫监测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检测试剂质量不稳定、仪器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免疫监测需求。资金不足还影响了技术培训的开展,使得技术人员难以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监测技术,进一步制约了免疫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基于免疫监测的猪牛羊口蹄疫精准防治措施

4.1 完善免疫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统一的免疫监测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监测标准和操作规范。明确样本采集的部位、数量、频率以及保存和运输要求,确保样本的质量。规范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流程,加强对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当地猪牛羊养殖规模、口蹄疫流行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监测频率。例如,对于养殖密集区或口蹄疫高发地区,适当增加监测次数,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2 加强技术力量建设

加大对基层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免疫监测技术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传统检测技术的巩固和提升,还应涵盖新型检测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免疫监测技术等。同时,为基层防疫部门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知识面,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提高技术水平,为精准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4.3 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免疫监测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保障免疫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立专项培训资金,支持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提升业务能力。此外,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免疫监测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检测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等,进一步推动免疫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猪牛羊口蹄疫的精准防治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五、结语

基于免疫监测的猪牛羊口蹄疫精准防治措施对于有效防控口蹄疫、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监测在评估免疫效果、发现潜在感染和指导免疫策略调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免疫监测工作仍存在监测体系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通过完善免疫监测体系、加强技术力量建设和增加资金投入等精准防治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免疫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实现猪牛羊口蹄疫的科学防控。在未来的工作中,应持续关注免疫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精准防治措施,以应对口蹄疫防控的新挑战,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新华 , 热孜瓦尼姑丽·吾甫尔 , 姚燕平 , 王太雨 , 敖维平 . 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牦牛 O 型口蹄疫抗体监测分析 [J]. 现代畜牧兽医 ,2025,(02):68-72.

[2] 王荣芳 , 王洪华 .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J]. 今日畜牧兽医 ,2024,40(04):32-34.

[3] 胡永翠 , 孙旺 , 和君 , 周可 , 单吉洪 , 刘春燕 , 相德才 , 吕国飞 , 段博芳 . 昭通市 2019~2022 年羊口蹄疫的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J]. 畜牧兽医杂志 ,2023,42(06):72-75.

[4] 王先兵 . 牛羊口蹄疫病的防控 [J]. 今日畜牧兽医 ,2023,39(05):33-35.

[5] 杨 步 红 . 猪 牛 羊 感 染 口 蹄 疫 的 防 控 策 略 研 究 [J]. 中 兽 医 学 杂志 ,2022,(0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