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李富根
武强县直幼儿园 河北省衡水市 0533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结合实际巧妙组织信息化育人活动,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茁壮成长。本文希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在幼儿生活活动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现代进程,让科技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1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要想充分履行这些职责,教师便不能故步自封,而应当积极学习,不断接触新事物,了解新现象,从中汲取对自身教育教学有益的经验,进而实现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构建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幼儿园优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运维的智慧教育平台,该平台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是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中学习丰富的教育知识,开阔教育视野,增长学识见识,扩充知识容量。比如,该平台的“党史学习”版块有“‘八一建军节’的由来”“井冈山会师”“东北抗联”“卢沟桥事变”等视频资料,这些视频内容专业且精炼,时长适中。教师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学习。之后,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幼儿,增进幼儿对红色革命历史的认知与理解,在幼儿心中埋下知党史、念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种子,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由于多重因素的限制,不同幼儿园的教师难以聚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教研讨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线上教研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成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杠杆”。例如,安吉游戏引发了幼儿教育领域的革命,因此许多幼儿园都开展了安吉游戏的相关尝试。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幼儿园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了安吉游戏的精髓,真正让安吉游戏成了幼儿童年的亮点,促进了幼儿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有些幼儿园对安吉游戏的理解较为肤浅,只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未能真正实现其教学意义。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幼儿园可以加强合作,利用信息技术跨越空间限制,开展围绕安吉游戏的线上教研讨论。在教研中,各幼儿园可深入交流安吉游戏的内涵与本质,分享各自在安吉游戏组织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并就安吉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指导等具体细节进行深入探讨。教师通过积极参与教研,各抒己见、交流认识、碰撞思想,从而激发思维的火花,凝聚宝贵的教育智慧,最终有所获、有所得,为日后巧妙、科学且高效地组织安吉游戏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善。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这方面主要依赖职前教育阶段的基础积累以及后续的个人自学,这种模式已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需求,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迫在眉睫。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成为关键一环。组织专题研讨,让教师们聚焦前沿技术热点,碰撞思维火花;开展教学观摩,以优秀案例为示范,直观呈现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精妙之处;同时大力推广线上研修,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强化数字资源开发技能,熟练掌握智能工具应用,切实提升实操水平。创新培训机制是激活培训活力的重要手段。果断突破传统集中培训的单一模式,引入工作坊,营造合作互助氛围,以微格教学精细打磨教学环节,借助 AI 辅助训练精准定位问题,全方位提升培训实效。建立教师终身学习支持系统,为教师持续成长保驾护航。建设涵盖丰富资料的数字资源库,随时供教师汲取养分;设立专项学习基金,解决教师学习后顾之忧,确保他们能紧跟技术迭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技术素养。
3 营造艺术氛围,塑造情境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幼儿成长时,要不断地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交互,发展个人认知。所以,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是促进幼儿艺术教育水平提升的必要举措。教师要围绕艺术教育主题,给幼儿创设充满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幼儿沉浸于情境中展开高质量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营造氛围与创设情境中表现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多数幼儿都更喜欢动态化且色彩明亮的鲜活氛围。教师要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利用其声、光、色、形等要素,给幼儿搭建满足其内心需求和欲望的艺术教育环境,使其探索艺术、感悟人生。如幼儿园每年都会在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际,组织季节主题的艺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给幼儿提供接触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机会。每次季节主题活动开始时,教师都会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展示当前某季节的地域性美景,让幼儿沉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利用信息化艺术教育情境,活跃课堂氛围也极具效果,给幼儿营造一个快乐和谐舒适的艺术学习空间,使其更主动、更愉悦地走进艺术学习之中。
4 家园共育:数字平台的构建
信息技术重构了家园合作模式。广东省幼儿园依托 " 线上家园合育 " 平台,将幼儿在园的探究活动通过数字化档案袋形式实时共享,家长可通过留言、视频反馈等方式参与课程讨论,使家园互动频率提高 3 倍以上。这种立体沟通机制尤其适用于双职工家庭,解决了传统家长会参与率低的问题。智能种植系统成为家园共育的新载体。青龙中心幼儿园的 " 智能种植角 " 通过传感器采集植物生长数据,幼儿将观察结果通过平板记录并生成电子日记,家长可远程查看并提供指导建议,这种跨场景学习链使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持续时间延长至传统活动的2 倍。
5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激励机制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的关键场所,理应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技术全方位、深度地融入游戏、教育等各类活动场景之中,让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幼儿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肩负重任,需紧密围绕幼儿一日生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时刻坚守以幼儿发展为中心这一根本原则。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绝非易事,从课件制作时的素材筛选、画面设计,到资源整合中的筛选适配、系统搭建,一系列繁杂工作都落在了教师肩头,这无疑显著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也正因如此,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教学里往往沦为“稀罕物”,大多仅应用于公开教学或教研观摩活动。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频次,不妨建立一套分层分类的激励机制。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恰当、合理利用,能极大地为幼儿教育发展赋能。在后续的教育实践中,广大教师还需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深度融合,既顺应党和国家对于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又为幼儿的成长精准提供各项所必需的信息与资源,确保幼儿在信息化教育活动中真正受益,实现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 丽 君 . 信 息 技 术 在 幼 儿 园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探 讨 [J]. 成 才 之路 ,2022(20):105-108.
[2] 杨 辉 . 信 息 技 术 在 幼 儿 园 教 学 中 的 灵 活 运 用 [J]. 当 代 家 庭 教育 ,2023(8):68-70.
[3] 柳梅香 . 幼儿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策略 [J]. 新智慧 ,2023(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