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灌溉系统技术分析报告

作者

冯勇

身份证:510124198010050195 中锦冠达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旨在通过新建设高标准农田1 万亩,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报告从灌溉系统设计、施工技术、材料选择、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合项目实际数据,评估灌溉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经济性,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经验借鉴。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 2024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增发国债)灌溉系统工程

建设单位:四川大渡河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锦冠达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峨边彝族自治县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域

工程总投资:31972755.47 元

工期要求:240 日历天

1.2 项目背景与目标

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业生产受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灌溉设施落后等因素制约。

本项目通过新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完善的灌溉系统,旨在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二、灌溉系统设计分析

2.1 设计原则

灌溉系统设计遵循“因地制宜、节水高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结合项目区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作物种植结构、灌溉需求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灌溉布局,合理选择灌溉方式与设备。

2.2 灌溉方式选择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本项目主要采用喷灌与微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

喷灌系统: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灌溉,具有节水、增产、省工等优点。

通过管道将水输送至田间,利用喷头将水喷洒至作物表面,实现均匀灌溉。

微灌系统:包括滴灌与微喷灌,适用于经济作物与蔬菜种植,具有节水效果显著、施肥精准等优点。

通过低压管道将水与肥料直接输送至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与渗漏损失。

2.3 灌溉系统布局

灌溉系统布局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源条件、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科学规划干、支、斗、农、毛五级管道网络,确保灌溉水有效送达每一块农田。具体布局如下:

水源工程:利用项目区附近河流、水库或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建设泵站、蓄水池等取水与储水设施。

输水管道:采用PVC 或PE 管道,根据地形高差与灌溉需求,合理确定管道直径与长度,减少水头损失与渗漏损失。

田间管网:根据作物种植结构与灌溉方式,布置喷灌支管与微灌毛管,确保灌溉水均匀覆盖农田。

灌溉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喷头、滴头、过滤器、施肥器等灌溉设备,提高灌溉效率与施肥精度。

2.4 灌溉制度设计

根据项目区气候条件、作物需水规律与土壤墒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

灌溉定额: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与土壤水分状况,确定每次灌溉的用水量,避免过量灌溉与水分浪费。

灌溉周期:根据作物需水高峰期与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合理安排灌溉周期,确保作物生长所需水分。

灌溉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灌溉,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三、施工技术分析

3.1 管道安装技术

管道选型:根据输水距离、地形高差与灌溉需求,选用合适直径与壁厚的 PVC 或 PE 管道,确保管道承压能力与耐腐蚀性能。

管道连接:采用热熔连接或胶圈连接等方式,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渗漏。

管道铺设:根据地形高差与管道坡度要求,合理确定管道铺设路线与深度,避免管道受外力破坏。

管道回填:采用细土或砂砾石进行管道回填,分层夯实,确保管道周围土壤密实度满足要求。

3.2 喷灌系统施工技术

喷头选型:根据作物种类、种植密度与灌溉需求,选用合适型号的喷头,确保喷洒均匀度与射程满足要求。

喷头布置:根据喷头射程与喷洒角度,合理确定喷头间距与布置方式,避免灌溉死角与重叠区。

喷灌支管安装:采用快速接头或法兰连接等方式,确保喷灌支管连接紧密、无渗漏。

喷灌系统调试:在灌溉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喷灌系统调试,检查喷头喷洒效果与系统运行稳定

性,及时调整与改进。

3.3 微灌系统施工技术

滴头与微喷头选型:根据作物种类、种植密度与灌溉需求,选用合适型号的滴头与微喷头,确保滴水量与喷洒效果满足要求。

毛管铺设:采用专用铺设机械或人工铺设方式,确保毛管铺设平直、无扭曲。

过滤器与施肥器安装:在微灌系统首部安装过滤器与施肥器,确保灌溉水清洁度与施肥精度。

微灌系统调试:在灌溉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微灌系统调试,检查滴头与微喷头出水效果与系统运行稳定性,及时调整与改进。

四、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4.1 材料选择

管道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PVC 或PE 管道,确保管道质量与耐久性。

灌溉设备:选用知名品牌、性能稳定的喷头、滴头、过滤器、施肥器等灌溉设备,确保灌溉效果与使用寿命。

附件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管件、阀门、法兰等附件材料,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渗漏。

4.2 质量控制

材料检验: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检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与国家标准。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对关键工序与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理与验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成品保护:对已安装完成的灌溉设备与管道进行成品保护,避免受外力破坏与污染。

五、运行管理与维护

5.1 运行管理

制定灌溉计划:根据作物需水规律与土壤墒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作物生长所需水分。

操作人员培训:对灌溉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与维护水平,确保灌溉系统正常运行。

灌溉效果监测:定期对灌溉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灌溉制度与设备参数,提高灌溉效率与作物产量。

5.2 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定期对灌溉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与设备故障。

清洗过滤: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与更换滤芯,确保灌溉水清洁度满足要求。

更换损坏部件:对损坏的喷头、滴头、管道等部件进行及时更换与修复,确保灌溉系统正常运行。六、成效评估与经济效益分析

6.1 成效评估

灌溉保证率提升:通过新建设高标准农田灌溉系统,项目区灌溉保证率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采用喷灌与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了水分蒸发与渗漏损失,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作物产量增加: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与精准施肥技术,促进了作物生长与发育,提高了作物产量与品质。

6.2 经济效益分析

成本投入:项目总投资 31972755.47 元,其中灌溉系统工程投资占比约 40% ,主要用于管道铺设、设备购置与安装等费用。

收益分析:通过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与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综合考虑,项目投资回收期约为5-7 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七、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

项目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设计与施工技术,选用了高效节能的灌溉设备与材料,加强了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7.2 建议

加强后期维护:建议定期对灌溉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与设备故障。

推广新技术:鼓励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对灌溉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与升级,提高灌溉精准度与效率。

强化培训教育:加强对灌溉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其操作技能与维护水平;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节水灌溉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提高其节水意识与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