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刘燕
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隆平第二小学校 400060
前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素材,提升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出发,课堂阅读的优势在于能教授学生专业性阅读理解方法,而家庭阅读教育则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量,家校共育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下文主要探讨如何借助家校共育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式阅读教学优势
(一)拓展阅读视野,增强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家校共育模式下,教师和家长之间可以实现紧密合作,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课外书籍;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更加有趣味性的方式带领孩子共读,这样有利于学生接触且真正读完更多的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与素养,达到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二)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式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共育模式下,教师会借助线上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长如何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这样家长就能够在家庭教育中教授孩子更多专业的阅读学习技巧;此外,家校共育模式下,当家长和学生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阅读学习难题时,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提交问题,教师得知这些问题之后,可以在闲暇时间及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学习阅读学习效果等,这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共同了解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优化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同时,来自教师和家长的肯定也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自信心,促使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学习。
二、当前小学语文家校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一)家校沟通机制不畅
当前,小学语文家校课外阅读共育中存在家校沟通机制不畅的问题,如,家校间信息传递依赖线上社交工具,导致信息传递、观看及回复的不及时;此外,家校意见商讨后缺乏反馈机制,如,部分教师教授家长阅读指导方法之后没有对指导效果进行追踪,家长也没有就指导问题及指导结果进行反馈,导致家校共育有效性不足。
(二)家校阅读资源整合不足
当前,小学语文家校阅读教学中存在家校阅读资源整合不足的问题。
如,小学语文教师没能借助网络等平台搜索更加多样化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导致学生可阅读的书籍有限;部分家长较为繁忙,时间有限,教师虽然推荐了书籍,但是家长没能及时督促孩子进行阅读,导致学生阅读量有限,不利于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三)部分教师与家长忽略了方法传授
当前,部分教师与家长在阅读共育中忽略了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如,部分教师和家长较为注重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规定的书籍,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所忽略,没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没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传授给他们有效性阅读方法,这导致学生缺乏深度阅读,不利于提升其课外阅读学习有效性。
三、如何借助家校共育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
(一)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阅读认知统一
真正高效的课外阅读教学体现在教学各方在认知上的彼此统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家校共育式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就要首先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阅读认知统一。如,教师可作为牵头人,举行线上 “读书价值论”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与家长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便实现三方的统一,并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此后,教师还需解决读什么、怎么读及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如,教师可在线上或线下家校共育过程中,以本书为例,确定家长和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指导家长如何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以既有趣又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以《昆虫记》为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搭建一个线上共育平台,在平台中和家长、学生一起讨论阅读目标、阅读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要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书籍写作背景;(2)了解书籍中昆虫的形态与习性;(3)了解或学习作者的写作风格。了解到自己需要在阅读学习中跟上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节奏,从而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阅读学习。在此过程中,家长也能了解到如何跟随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节奏为孩子提供指导,教师则依托线上平台及时关注家长指导情况和学生阅读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必要指导。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阅读认知统一、目标统一、节奏统一,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有效性。
(二)充分整合家校阅读资源
当前,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式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资源整合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作为积极主动的一方,借助各种渠道和力量搜索更多、更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书籍,丰富学生课外阅读资源。教师了解小学生必读书目,为学生制定必读计划,促使他们完成必读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借助网络渠道或向优秀同事请教的方式获取更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此外,教师可鼓励家长利用工作机会、社交机会或网络渠道为孩子推荐恰当的读本,教师借助家校合育平台将自己掌握的阅读资源和家长掌握的阅读资源进行整合,优中选优的为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如,家长在社交场合发现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我要做好孩子》等优良书籍,教师获取了《小王子》、《夏洛的网》等优质书籍。这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吸收到历史、品德、心里、文学、情感等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三)加强阅读方法传授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家校共育式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就要加强阅读方法传授。阅读方法的传授可以分两条线进行,其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本为素材,系统的教授学生专业阅读理解方法,如,教师为学生出示阅读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出发自行探索阅读方法,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以强化学生阅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需将不同阅读方式制作成电子课件,将课件上传至家校共育平台,这样家长和学生都能通过共育平台了解到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加强家长阅读指导能力,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
以《稻草人》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告知学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要多次阅读、深度思考、分析总结、记录收获和感受,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阅读技巧。此外,教师还需将粗读、精读、深度思考、分析总结等方法制作成电子课件并上传至共育平台,这有利于家长在孩子遇到阅读问题时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可获得有效提升。
结语: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式课外阅读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有效性。教师在家校共育中首先应引导家长和学生树立起一致性阅读目标和计划,应整合更多优质阅读资源,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这有利于达到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有效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接荣 .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J].2023(2):10-12.
[2] 龚海燕 . 家校共育下的小学语文 " 整本书阅读 " 的高效策略分析 [J]. 当代家庭教育 , 2024.
[3] 吴红霞 . 家校合作共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J].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