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李媛媛
河北省省直房地产服务中心 050000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与履职能力直接关系政策执行效能和机关政治生态。
1. 青年干部思政教育的战略价值与时代挑战
1.1 三维价值审视
1.1.1 政治铸魂的根基工程
省直机关具有“第一方阵”政治属性,青年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关乎国家治理效能。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审批过程中,青年党员需坚守“红线意识”,通过思政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是确保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的根本保障。
1.1.2 治理转型的人才支撑
面对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等新命题,青年干部的创新思维、法治素养、公共服务意识成为破解“本领恐慌”的关键。需要为青年干部提供更多的平台,承担更重要的改革任务。思政教育需从政治认同延伸至能力锻造,培育复合型治理人才。
1.1.3 政治生态的源头活水
青年期是价值观定型关键阶段。针对“躺平”“镀金”等苗头性问题,早期干预可预防“59 岁现象”前移,从源头净化机关政治文化,建立良性政治生态。
1.2 现实问题表现及解决途径

解决途径:针对上述问题,在内容供给方面可请专家学者结合当下实际,解析最新政策理论背后的博弈逻辑;在方法载体方面可增加数字化元素,拓展青年人学习途径和方法,以短视频形式生动解读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方面,可增加跨部门之间的链接,使青年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如服务在群众一线工作的信访部门,可面向不同省直部门青年开放一日信访工作体验活动,真情实景下参与到信访调解的实战工作中;在行动转化方面,健全理论学习行为转化评价机制,在注重心得体会的同时更应加强理论的内化和转化,建立履职政治表现档案。
2. 精准思政:构建“三维靶向”教育新范式
2.1 内容精准化:分层分类供给体系
按照青年干部类型可分为:新入职科员、业务骨干、后备干部。针对不同类型可以采用不同内容形式达到精准供给。
新入职科员采用“职业伦理 + 机关文化”的教育模式;业务骨干采用“政策政治学 + 风险处置”的教育模式;后备干部采用“战略思维 + 领导力政治学”的教育模式。
2.2 载体智能化:数字赋能教育革命
2.2.1 元宇宙思政实验室
运用 AI 技术还原各种实际场景(如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沉浸体验中理解“人民至上”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2.2.2AI 个性化学习系统
基于青年干部知识图谱推送定制内容,如向不同专业岗位的青年干部智能推送对应相关业务的理论政策。
2.2.3 社群化知识共创
开发“青年思享”小程序,设置“政策辩论厅”“民生难题众筹解”等互动模块,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互动中提高青年干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2.3 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发挥支部委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理论、业务、实践等方面对青年党员干部开展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解析政策政治逻辑、指导基层矛盾化解、经验传承与心理支持等指导工作。
3. 价值内化: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转化机制
3.1 创设问题解决式实践场
3.1.1 民生痛点攻坚行动
组建“青年政策研发团”,每年领办1 项民生“小切口”改革。
3.1.2 政治能力实训基地
在信访大厅、乡村振兴点设立实践岗,实行“理论 - 实践 - 反思”循环教学
3.2 构建成长型评价体系
从政治立场坚定性、政策价值判断力、急难险重担当度、群众工作亲和力、廉洁自律表现等维度评价青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动态追踪青年干部的成长轨迹。
3.3 深化组织文化浸润
3.3.1 机关精神谱系传承
充分发挥身边人的榜样力量,邀请退休干部讲述过往重大改革背后的政治抉择,先锋模范人物讲述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事迹。
3.3.2 青年文化品牌塑造
通过创建“青廉说”“政策青年说”等自媒体方式,实现价值输出与自我教育双循环。
4. 实施保障:构建“三位一体”支撑系统
4.1 制度创新
出台《省直机关青年干部思政教育工作条例》等政策措施。建立“党委 -青工委- 团支部”三级责任清单。
4.2 资源整合
在行政经费基础上设立青年思政专项基金。整合党校、高校、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形成教育矩阵。
4.3 数字基建
建设省级机关青年思政大数据平台,实现教育效果智能评估体系。
结语
锻造新时代红色治理先锋队。青年干部思政教育本质是价值观的“播种”与政治能力的“筑基”。通过精准思政解决“入脑”问题,依托价值内化实现“入心”目标,最终在政策制定、民生服务、风险防范的实战中检验“入行”成效。当青年干部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财政预算的民生温度”、理解“环保督察的政治逻辑”、践行“信访接待的人民立场”,省直机关方能真正培育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先锋力量,使红色基因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 2019.
[3] 李君如. 新时代青年干部政治能力培养研究 [J]. 中国青年研究, 2023(04)
[4] 沈壮海 .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三版)[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
[5][ 美] 阿尔伯特·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行为转化理论)
[6]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Z 世代干部思想行为特征调查报告[R]. 2024
[8] 浙江省直机关工委. “青廉工程”建设实践与创新[Z]. 2023.
[9] 张志安 . 数字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 [J]. 思想理论教育,2024(01).
[10] 中央党校课题组. 新时代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评估模型构建研究[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23(05).
[11] 陈秉公 . 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内化机制理论)
[12] 上海市机关工委. 机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研究 [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