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集成与数据共享
潘志东
身份证号:21122419820118241X
引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信息集成共享也逐渐成为工程数据的发展趋势。测绘工程数据应用价值较高,与其他工程项目、国土规划的联系紧密,对于信息集成共享的需求较高,也需要新技术来更好地发挥数据价值。传统的测绘工作中,数据格式独立,数据存储管理独立,测绘信息也难以在其他行业发挥价值,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可拓展测绘信息数据源,整合多数据库,同时将测绘数据可视化,提高测绘数据精度,因此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集成与数据共享的路径,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1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应用数据集成与共享的优势
1.1 强化数据采集精度
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有效汇聚了多种地理空间数据源,可显著提升测绘数据获取的精确程度。GIS技术能够高效处理矢量与栅格形式的数据,进行数字化、抽象化操作,并精准描述道路、景观、建筑等地物的空间布局,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1]。
1.2 提高测绘数据质量
GIS技术具备强大的多源数据融合分析能力,可比对校验来自不同渠道的测绘数据,修正数据偏差,测绘数据的内在一致性更优秀、逻辑正确性更良好,最终结果准确性也更高,亦为构建高质量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了极其可靠的数据支撑。
1.3 加快测绘工作效率
传统测绘工程模式常受限于单一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工作重复性强,维护成本居高不下。GIS技术可有效整合来源多样、格式各异、类型不同的地理空间数据,构建统一完整的数据模型和系统框架,为测绘人员提供更基础、更全面的数据来源,减少数据收集、整理、标准化处理的工作量,进而提升测绘工程效率。
1.4 拓展数据应用领域
GIS技术的集成与数据共享,彻底改变了测绘成果的应用格局。在GIS技术下,测绘数据可深度融入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监测、应急响应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管控等综合性领域,由此丰富测绘成果的应用场景、应用深度。
1.5 实现测绘信息可视
集成化的GI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在测绘工作中应用GIS技术,可将复杂抽象的地理数据信息,以清晰的图形、图像乃至动态模拟形式直观展示,为用户提供了莫大便利[2]。GIS技术支持地形地貌数据的导入处理,可生成真实细致的三维地表模型,将地理图形与地貌特征紧密结合,为地质勘查、水资源规划管理、灾害防治等专业领域提供更清晰明了的信息。
2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集成与数据共享的落实路径
2.1 设计地理信息数据接口
设计部署功能明确、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的高效接口,在不同系统、平台、应用之间交换共享数据。设计数据库接口,使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工程中常用的各类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稳固连接,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基础;设计基于通用网络服务技术的Web服务接口,将地理数据查询、浏览、分析等功能封装为标准化网络服务,发布给授权用户或其他系统调用,解决跨平台、跨系统、跨地域环境下的数据共享问题;针对特定应用场景或遗留系统,设计与实现专用的文件格式接口,处理Shapefile、GeoJSON、KML等多种常用或专用地理数据格式的导入导出需求,充分考虑接口协议的标准性、数据传输的效率、接口调用的安全性以及错误处理的鲁棒性,形成完整、可
靠的数据交换通道体系。
2.2 统一地理信息数据格式
测绘工程涉及的地理数据常具有多样化的来源和格式,为确数据保能被不同系统和软件正确识别与处理,必须实施数据格式的统一与标准化。主要做法是制定并执行测绘工程内部统一的地理信息数据格式标准,明确数据组织、属性定义及编码规则;同时,应用成熟的数据格式转换工具,将不同来源的非标准数据高效转换为符合既定标准的统一格式。
2.3 规划配置GIS硬件设施
依据测绘工程的数据处理规模、性能要求和未来扩展潜力,科学规划与配置硬件资源。服务器作为核心,配置应满足高强度数据处理、存储管理及服务发布需求,具备充足的计算能力、内存容量与存储空间,并预留扩展能力以应对数据增长。选用具备优秀图形处理与计算性能的工作站,保障用户流畅执行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及可视化任务,并考虑未来工作站升级扩展的可能性[3]。存储设备的选择需优先关注读写性能、存储容量及可靠性,采用网络存储技术方案,实现存储资源的集中化管理与高效共享,满足海量空间数据访问需求。
2.4 搭建GIS系统网络架构
紧密围绕数据共享与高效传输的核心目标,设计GIS系统的网络架构。构建稳定高速的局域网,连接工程内部各部门及工作站节点,形成内部数据共享与协作的基础环境。建立跨区域的广域网连接,整合远程办公点或分支机构,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在更大范围内的安全交换与协同作业。合理利用互联网连接,为授权的外部用户提供对公共地理信息服务的安全访问通道。整个网络架构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带宽、稳定性和必要的覆盖范围。
2.5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等专业网络安全设备,在系统边界及关键节点实施严密监控与访问控制;采用数据加密传输技术与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确保数据在内部网络及公共网络上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建立系统化的安全运维机制,按计划周期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评估目前网络内的信息安全水平,及时应用安全补丁和更新,由此提高网络安全性,有效保护地理信息数据资产及系统服务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结语:综上,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应用数据集成与共享具有强化数据采集精度、提高测绘数据质量、加快测绘工作效率、拓展数据应用领域、实现测绘信息可视的优势,也具有较高的应用必要性。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设计地理信息数据接口,统一地理信息数据格式,规划配置GIS硬件设施,搭建GIS系统网络架构,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赵丽.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集成与数据共享[J].华北自然资源,2024(5):97-100.
[2]杜宏远.测绘工程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集成与应用实践[J]. 中国地名,2024(2):0055-0057.
[3]卢忠,吴莉娟.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6):127-129.